第二章 吾弟当为尧舜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下午,已经病入膏肓的天启帝急招信王入宫,无论是因为两年前的意外落水还是吃错补药,总之少年天子知道自己已命不久矣了。
还未来得及吃几口妻子煮的燕窝莲子粥,朱由检便被匆忙赶来的天使司礼监太监王体乾带走,来到大明万里江山的中心——紫禁城。
落轿后,朱由检在两名宫人的带领下,进入皇帝的寝宫之中。
刚踏入房门,朱由检便闻到屋内散发着浓烈的药汤味道,他心头一震,算算时间,当即明白,自小和他相依为命的皇兄朱由校,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此时,屋内一位颜色比信王妃还要艳丽几分的宫装女子正悉心照料着床榻上的天启帝,此女正是名列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的张皇后。
张皇后向来就对朱由检照顾有加,朱由检恭敬道:“皇嫂。”
张皇后对朱由检点了点臻首,便在天启帝耳边轻语几句。
原本病恹恹脸色弥漫着死气的天启帝,一听朱由检来了,似是回光返照一般,脸色竟恢复几分红晕,他强提一口气,道:“是吾弟来了吗?”
“是的,臣来看望皇上了。”看着时日无多的天启帝,朱由检脑中不由浮现出两人相依为命的画面,忍不住悲从中来,落下两滴泪水。
虽然天启和朱由检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他们的生母王才人、刘淑女分别被宠妃李选侍及朱常洛生生打死,兄弟俩自小便没了娘,可谓同病相怜。
尤其是朱由检,他的生母刘淑女被父皇朱常洛亲手打死,父皇自然对朱由检百般看不顺眼,好在年纪较大的兄长朱由校一直对其关爱有加,朱由检才能顺利成长。
朦胧之中,天启帝看见相依为命的弟弟已经长大成人,站在他的面前,脸上不由浮现几丝欣慰,示意近侍给弟弟搬一个凳子,坐到近前来。
能凑到天启帝跟前的近侍自然不缺机敏伶俐,很快就搬来一张小凳子,可无论朱由检坐到哪儿,天启都不太满意,直到朱由检不顾礼仪凑到病榻跟前,他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文官们不可信,别听他们胡言乱语。”带着吾家有弟初长成的欣慰,天启帝强打精神,一字一句叮嘱道。
听到朱由校这句话,朱由检不由脸上一热,羞惭交加,对朱由校更是钦佩不已。
诚然,历史上朱由检是亡国之君,但在史书上的评价,朱由检犹在兄长天启帝之上。
然而,宠信魏忠贤,在史书上被诬为不务正业的天启,虽然同样面临内忧外患,却始终掌控大局,并未让摇摇欲坠的大明滑向更深的深渊。
反观史书上得到不错评价的朱由检,虽殚精竭虑,勤政远迈洪武,自从登基之后,每日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焦劳成疾,勤俭持家,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但结果却是做多错多,南辕北辙,以至于丢了大明江山,沦为亡国之君。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正因朱由检始终未把天启帝发自肺腑的这句“文官不可信”放在心上,错信了文官们。
当李自成攻破京城,文官们争先恐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朱由检这才悲愤发出“文臣人人可杀”的哀叹,呵,多么痛的领悟!
“臣,知晓了!”
和历史上的“呵呵”反应不同,朱由检说出此话时分外真诚。
天启帝对弟弟的回应很是高兴,接着叮嘱道:“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朱由检有几分迟疑,不过还是点头道:“是,皇上。”
天启帝不太满意,不过他也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自己驾崩之后,弟弟未必会让魏忠贤得以善终,只是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正当朱由检泪雨滂沱,半真半假地作出悲痛欲绝状时,忽然感觉有只手从头上摸过,微微抬头,泪眼中只见天启帝脸带微笑,好似突然恢复了活力的天启拉着信王:“来——,吾弟当为尧舜。
听到这句话,朱由检脑中不由浮现出一段记忆,当时天启帝初登帝位,朱由检犹在稚龄,看着身上穿戴明黄龙袍的哥哥,忽然羡慕问曰:“这个官儿我可做得否?”
天启帝闻此大逆不道言论,非但未怒,反而一脸宠溺地摸着朱由检的小脑袋,笑曰:“我做几年时,当与汝做。”
不意此时竟一语成谶,当真是造化弄人。
分不出是惊惧,还是感恩,朱由检猛的伏地:“臣死罪。”
……
回到信王府,安抚了为他进宫而担忧不已的信王妃、田妃、袁妃后,朱由检以后世最常见的“我想静静”为由,挥去左右,独坐床闱,百感交集。
朱由检知道,自从天启帝两年前西苑落水之后,身体便一天天衰落下去,即使年纪仅为二十二岁,但身体早已到了积重难返、药石难医的地步。
今天天启帝说的这番话,既是天启对他的临终托付,也是向朝廷释放他驾崩之后将传位于弟弟的第一个信号。
历史上,天启帝对朱由检说完“吾弟当为尧舜”的遗言后,便于当月二十一日驾鹤归西,朱由检二十四日登临大宝,御极称帝。
纵观崇祯登基前后,可谓是众望所归、水到渠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并不像《绣春刀》等影视剧所描述的那样,还需要年仅十七岁的朱由检出来当大阴谋家,搞风搞雨。
明帝国传位原则非常简单: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帝无子嗣,兄终弟及。
在天启帝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按照法理,作为天启帝唯一亲弟的朱由检,都是大明帝国的必然选择,朱由检不用像其他穿越者那般上蹿下跳,只需镇之以静,那么皇位就必然会落到他的手上。
想到这儿,朱由检汹涌澎湃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他已明白,在还有十日天启帝就要驾崩的情况下,平稳顺利地拿到皇位,才是他当前的第一要务。
不过在战略上镇之以静,并不代表在登基前的十几天里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在现代社会混迹几十年的朱尤简深深明白:但凡做成大事者,身边都必然有一个成熟、高效、稳定、忠诚的班子,为他打江山,平天下。
欲建立班子,从后世而来的朱由检自然不会重蹈覆辙,盲目信任嘴炮无敌的文官们。
比起清谈误国的文官书生,反倒是在史书上劣迹斑斑的宦官更值得信任,当李闯打进北京城时,深得崇祯信重的文官们争先恐后喜迎王师,战死最多的反倒是向来为人所不齿的太监,何其讽刺也。
尤其是陪着朱由检自挂东南枝的太监王承恩,当时他奉命提督内外京城,放到现代便是北京军区的一把手。当李闯军架飞梯进攻北京城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时,王承恩亲自发炮攻击,连毙数人,令敌我皆震惊不已。
“看来我的第一批班底,便落在信王府的潜邸太监身上了。”
想到这儿,朱由检不再犹豫,对门外朗声喊道:“王承恩,进来见孤!”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下午,已经病入膏肓的天启帝急招信王入宫,无论是因为两年前的意外落水还是吃错补药,总之少年天子知道自己已命不久矣了。
还未来得及吃几口妻子煮的燕窝莲子粥,朱由检便被匆忙赶来的天使司礼监太监王体乾带走,来到大明万里江山的中心——紫禁城。
落轿后,朱由检在两名宫人的带领下,进入皇帝的寝宫之中。
刚踏入房门,朱由检便闻到屋内散发着浓烈的药汤味道,他心头一震,算算时间,当即明白,自小和他相依为命的皇兄朱由校,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此时,屋内一位颜色比信王妃还要艳丽几分的宫装女子正悉心照料着床榻上的天启帝,此女正是名列中国古代五大艳后之一的张皇后。
张皇后向来就对朱由检照顾有加,朱由检恭敬道:“皇嫂。”
张皇后对朱由检点了点臻首,便在天启帝耳边轻语几句。
原本病恹恹脸色弥漫着死气的天启帝,一听朱由检来了,似是回光返照一般,脸色竟恢复几分红晕,他强提一口气,道:“是吾弟来了吗?”
“是的,臣来看望皇上了。”看着时日无多的天启帝,朱由检脑中不由浮现出两人相依为命的画面,忍不住悲从中来,落下两滴泪水。
虽然天启和朱由检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他们的生母王才人、刘淑女分别被宠妃李选侍及朱常洛生生打死,兄弟俩自小便没了娘,可谓同病相怜。
尤其是朱由检,他的生母刘淑女被父皇朱常洛亲手打死,父皇自然对朱由检百般看不顺眼,好在年纪较大的兄长朱由校一直对其关爱有加,朱由检才能顺利成长。
朦胧之中,天启帝看见相依为命的弟弟已经长大成人,站在他的面前,脸上不由浮现几丝欣慰,示意近侍给弟弟搬一个凳子,坐到近前来。
能凑到天启帝跟前的近侍自然不缺机敏伶俐,很快就搬来一张小凳子,可无论朱由检坐到哪儿,天启都不太满意,直到朱由检不顾礼仪凑到病榻跟前,他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文官们不可信,别听他们胡言乱语。”带着吾家有弟初长成的欣慰,天启帝强打精神,一字一句叮嘱道。
听到朱由校这句话,朱由检不由脸上一热,羞惭交加,对朱由校更是钦佩不已。
诚然,历史上朱由检是亡国之君,但在史书上的评价,朱由检犹在兄长天启帝之上。
然而,宠信魏忠贤,在史书上被诬为不务正业的天启,虽然同样面临内忧外患,却始终掌控大局,并未让摇摇欲坠的大明滑向更深的深渊。
反观史书上得到不错评价的朱由检,虽殚精竭虑,勤政远迈洪武,自从登基之后,每日鸡鸣而起,夜分不寐,焦劳成疾,勤俭持家,宫中从无宴乐之事,但结果却是做多错多,南辕北辙,以至于丢了大明江山,沦为亡国之君。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正因朱由检始终未把天启帝发自肺腑的这句“文官不可信”放在心上,错信了文官们。
当李自成攻破京城,文官们争先恐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朱由检这才悲愤发出“文臣人人可杀”的哀叹,呵,多么痛的领悟!
“臣,知晓了!”
和历史上的“呵呵”反应不同,朱由检说出此话时分外真诚。
天启帝对弟弟的回应很是高兴,接着叮嘱道:“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朱由检有几分迟疑,不过还是点头道:“是,皇上。”
天启帝不太满意,不过他也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自己驾崩之后,弟弟未必会让魏忠贤得以善终,只是他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
正当朱由检泪雨滂沱,半真半假地作出悲痛欲绝状时,忽然感觉有只手从头上摸过,微微抬头,泪眼中只见天启帝脸带微笑,好似突然恢复了活力的天启拉着信王:“来——,吾弟当为尧舜。
听到这句话,朱由检脑中不由浮现出一段记忆,当时天启帝初登帝位,朱由检犹在稚龄,看着身上穿戴明黄龙袍的哥哥,忽然羡慕问曰:“这个官儿我可做得否?”
天启帝闻此大逆不道言论,非但未怒,反而一脸宠溺地摸着朱由检的小脑袋,笑曰:“我做几年时,当与汝做。”
不意此时竟一语成谶,当真是造化弄人。
分不出是惊惧,还是感恩,朱由检猛的伏地:“臣死罪。”
……
回到信王府,安抚了为他进宫而担忧不已的信王妃、田妃、袁妃后,朱由检以后世最常见的“我想静静”为由,挥去左右,独坐床闱,百感交集。
朱由检知道,自从天启帝两年前西苑落水之后,身体便一天天衰落下去,即使年纪仅为二十二岁,但身体早已到了积重难返、药石难医的地步。
今天天启帝说的这番话,既是天启对他的临终托付,也是向朝廷释放他驾崩之后将传位于弟弟的第一个信号。
历史上,天启帝对朱由检说完“吾弟当为尧舜”的遗言后,便于当月二十一日驾鹤归西,朱由检二十四日登临大宝,御极称帝。
纵观崇祯登基前后,可谓是众望所归、水到渠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并不像《绣春刀》等影视剧所描述的那样,还需要年仅十七岁的朱由检出来当大阴谋家,搞风搞雨。
明帝国传位原则非常简单: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帝无子嗣,兄终弟及。
在天启帝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按照法理,作为天启帝唯一亲弟的朱由检,都是大明帝国的必然选择,朱由检不用像其他穿越者那般上蹿下跳,只需镇之以静,那么皇位就必然会落到他的手上。
想到这儿,朱由检汹涌澎湃的心绪渐渐平复下来,他已明白,在还有十日天启帝就要驾崩的情况下,平稳顺利地拿到皇位,才是他当前的第一要务。
不过在战略上镇之以静,并不代表在登基前的十几天里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在现代社会混迹几十年的朱尤简深深明白:但凡做成大事者,身边都必然有一个成熟、高效、稳定、忠诚的班子,为他打江山,平天下。
欲建立班子,从后世而来的朱由检自然不会重蹈覆辙,盲目信任嘴炮无敌的文官们。
比起清谈误国的文官书生,反倒是在史书上劣迹斑斑的宦官更值得信任,当李闯打进北京城时,深得崇祯信重的文官们争先恐后喜迎王师,战死最多的反倒是向来为人所不齿的太监,何其讽刺也。
尤其是陪着朱由检自挂东南枝的太监王承恩,当时他奉命提督内外京城,放到现代便是北京军区的一把手。当李闯军架飞梯进攻北京城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时,王承恩亲自发炮攻击,连毙数人,令敌我皆震惊不已。
“看来我的第一批班底,便落在信王府的潜邸太监身上了。”
想到这儿,朱由检不再犹豫,对门外朗声喊道:“王承恩,进来见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