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中文网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零九章 时不待我

第一百零九章 时不待我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气愈发炎热起来,按理来说,正常年岁下,到四五六月,确实是盛夏时节天气最热的时候。

    但往年哪里有今年这么炎热?

    粟这种庄稼素来耐旱,可今年河南河北等地,大量粟苗旱死,波及范围遍布整个大汉。

    如此酷暑之下,除了黄河依旧流淌以外,很多河流都开始逐渐干涸,即便还有水,只要发源地不是那种大雪山,就很难保持太大的水流量。

    那个年代兴修水利设施不多,什么水库、大坝更是不存在,因此一旦河流开始干涸的时候,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场致命的灾难,很多河流两岸的田园都无法种植,粮食开始大范围减产。

    青州在整顿军备,准备与冀州袁绍开始打仗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战抗旱救灾的工作。这些年来青州因为相对稳定,很多各地流民涌入,大量人工导致失业率暴增。

    这种情况下,陈暮也早有应对方案。那就是利用多年垄断的海盐业收入,来雇佣这些失业的流民,开荒修渠、兴修水库、屯田种地等等。

    罗斯福新政,初中课本上的知识。以工代赈,远比国家直接发放救济粮高明得多,对于百姓和政府都有好处。

    不过之前这么做肯定是亏本买卖,因为不仅要养活这些人,还得给他们发放工资。而这些人做的又是基础设施,短时间内很难收回成本,相当于是花现在的钱,为未来做考虑。

    可一旦到了灾荒年代,这么做的意义就体现出来。由于黄河上游属于大雪山地带,天气越热,雪山融化加上丰富地下水涌现,所以不存在断流的问题,水流量保持稳定,以黄河为支点,引水灌溉,保证青州今年的收成。

    冀州的情况其实也还行,毕竟从太行山发源的河水实在太多,即便旱灾波及,也只有一定范围内的减产,大概是平常年月的六七成。虽然减产了大概三四成,但以冀州的底子,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真正惨的是河南,也就是兖州豫州等地,历史上记载,这次旱灾的时候,曹操正和袁术打仗,一场灾难下来,差点让曹军崩溃,多亏曹操急中生智斩了运粮官,这才稳住了局面。

    现在豫州是孙坚势力范围,之前本来就一直战乱不断,各地山匪贼寇多如牛毛,还有黄巾军丛生,加上袁术多次入侵,导致情况非常糟糕,难以维系。

    曹操的情况也差不多,他本来是希望以淮南淮北等地作为粮仓,结果淮南没拿下,淮北还被吕布夺走。

    朝廷封吕布为徐州牧,让吕布的存在就变得名正言顺,表面上打着奉洛阳朝廷为主旗号的曹操就没办法再攻打吕布,不得不撤兵罢战。

    在失去了下邳广陵等地粮仓的情况下,又遇上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时期,旱灾严重,曹操的粮食储备同样出现了问题。

    但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灾害年前,大家也只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谁也没有那能力管一管他人瓦上霜。

    对于青州自己治下百姓,陈暮既然早就有了应对方案,自然有各种办法解决问题。临淄财政拨款,加上各地泰山学宫培养出来的官吏按照救灾预案有条不紊地进行,不会让灾情继续扩大。

    毕竟此时的青州实际上只有五百多万人口,后世很多地级市的人口都比这一整个州的人口多,人口少就意味着更好治理,足够的基础设施就足以保障灾情过渡。

    平原国,从黄河引渠而来的护城河缓缓流入城内,形成内城河,在城西的一处高门宅院内,陈暮午睡起来之后,从厅房里走出来。

    小楼昨夜又东风,楼下花园里种着紫竹,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打理好,还是被烈阳晒着,全都像是霜打了茄子蔫巴巴的,在那林中还站着个衣着华丽,身材笔挺的少年,面容俊美刚毅,正俯身低着头看着某处。

    “阿封,你在这里做什么?”

    陈暮奇怪问道。

    今年已经十二岁的刘备长子刘封之前在泰山书院读书,但因为成绩优异,上个月刚刚毕业了,所以此时并没有在学校读书。

    现在已经是五月,书院和学宫都在放田假。

    汉朝的田假一般只有20天左右,除了离家远的学生,假期并不长。但泰山书院和泰山学宫则延长了一个月假期,田假是两个月,授衣假则是一个半月。

    因为这两个假相当于后世的寒暑假,而泰山学宫有近一半是外地来求学的学生,古代交通不便,为了照顾他们,假期只能放长一点。

    刘封从书院毕业,就即将正式进入泰山学宫读书,而下次泰山学宫开学要到七月份,因此刘封现在处于暑假时期。

    老太君以及李夫人对他向来十分溺爱,刘备害怕刘封成为纨绔子弟,就让他来平原接受陈暮教导。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刘备可不像陈暮这样只有一个老婆,除了李夫人以外,还有另外几个夫人,倒是没有糜夫人和甘夫人什么事了。

    而且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历史上的刘封刘禅,也跟现在的刘封刘侯屁关系没有。

    陈暮目前是只有一个儿子陈希瑜,刘备除了刘封刘侯两个嫡子以外,还有几个庶子庶女,从中平二年生下长子刘封之后,儿女加起来已经有七八个了,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颠沛流离,子孙福倒是颇为顺畅。

    作为刘备的嫡长子,刘封备受关注,从小时候开始,不仅由陈暮亲自教导,同时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守刘备制定的规矩,稍有不如意,便会受到惩罚,因而成长环境可谓是颇为压抑。

    如果是刘禅那样的性格倒还好,可惜刘封属于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表面上对父亲唯唯诺诺,实际上已经到了青春叛逆期,开始在暗地里有意无意地与父亲进行对抗。

    青春期的孩子这种对抗其实很幼稚,无非是不好好学习,每日将学习的功夫花在其它事情上。反正刘备在他身边的时间太短,也很难督促他。

    陈暮早就将刘封的性格摸透,因而并没有跟他父亲一样以家长式教育来强行规定刘封,而是以兴趣引导的方式教育他。

    在泰山书院平日上课的时候,也会遵循刘封的意见,看看他喜欢什么知识,想去做些什么,就鼓励他去做。

    即便是遇上书院其他老师古董一般的教条主义惩治,也会帮他开脱。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有错就罚,有功就奖,一番循循善诱,总归是能让这个孩子走上正轨。

    现在这样的教育很好,刘封与刘备保持的是中国式父子关系,跟陈暮这个四叔,反倒十分亲近,有些心里话不愿意与父母说,更愿意去找陈暮倾诉,这对于他的成长来说,也是件好事。

    毕竟要是不因材施教的话,难保这个未来刘备的继承人会心理产生扭曲,反而给陈暮造成麻烦。

    “四叔.......”

    听到身后陈暮的声音传来,刘封扭过头,目光微微呆滞地道:“小绿死了。”

    陈暮走过去,看到在竹林下方,今年春季冒头钻出来的一棵新的紫竹还未长大,就已经枯死在花园里。

    这颗紫竹是刘封来的时候冒出来的,刘封最近对生态学很感兴趣,时常在花园里浇水,尤其喜欢这颗紫竹,还给它取名叫小绿,现在却死了。

    “你知道为什么它会死吗?”

    陈暮摸了摸刘封的头。

    刘封摇摇头:“不知道。”

    “因为如今的天气过于炎热,新竹惧怕寒冷和干旱,也不能被太阳照得太久。”

    陈暮告诉他:“现在天下大旱,到处都在缺水,它旱死了。”

    刘封不解问道:“可是我每天都在它的根部浇水,明明可以把它养得很好。”

    “但你忽略了那些老竹。”

    陈暮指着旁边郁郁葱葱的竹子,笑着说道:“老竹的根部远比新竹蔓延得更远,也许在我们脚下,就全都是老竹的根须,你浇的水,大半都被老竹吸收光了。”

    “还能这样吗?”

    刘封喃喃自语:“新竹不是它们的孩子吗?为什么要抢夺它的水?”

    “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亦或者植物,都在生存,人活着就是为了活下去,不管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还是单纯地活着,这是他们的本能。”

    陈暮将自己的双手背负在身后,看着眼前的刘封,又看了眼那枯死的紫竹,淡淡地说。

    优胜劣汰,自然法则。

    如果地下水源充足,幼竹自然不会死,可现在到处都是旱情,水就会成为所有植物都需要的养分。

    老竹的根系远比新竹发达的多,汲取的水分也自然比新竹多,于是新竹就这样,每天有人浇水,明明看上去水分很充足,却依旧旱死了。

    活着。

    是所有生命的本能!

    不管是老竹还是新竹,都在不断攫取水分。

    人也是如此。

    这大争之世,每一天都有人在死亡。

    老人与幼童,往往都会成为灾难的牺牲品,能活下去的只是少数。

    如果不努力活着,不踩着别人的尸体活下去,那么,就只能是你的尸体被别人踩着。

    世界,就是这样残酷。

    刘封只是呆呆地看着那竹子。

    陈暮没有说话。

    有些事情,说给他听,不如让他亲眼看到。

    他以后的路还长着,也许将来他会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但。

    未来的事情,谁又能说得清呢?

    .......

    .......

    在处理了一些政务之后,军情司送上来了最新的情报。

    厅堂内,陈暮观看着文书,阎忠和侯栩坐在两侧,等他看完之后,才说道:“看来公孙瓒算是暂时脱险了。”

    “没想到洛阳那位天子号召力居然如此之大,一声诏书,十余万胡骑奋不顾身呀。”

    阎忠感叹了一句,他在西凉的时候,除了段熲以外,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像这样在边疆胡人心中如此有威望的人了。

    陈暮笑道:“天子早年在幽州耕耘多年,长袖善舞,与各方胡人首领结下友谊,如今又贵为天子,那些胡人首领只要不笨,都应该知道该怎么利用这份友谊。”

    “这位天子虽然在幽州帮了我们的忙,但在洛阳,却是拖了点后腿。”

    侯栩说道:“前些日子曹操和孙策给明公写信,说是豫州兖州旱灾严重,希望我们能帮忙支援一些粮草,被司命以正准备与袁绍决战,没有多余粮草为由拒绝,他们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赈灾。”

    陈暮沉吟道:“看来咱们那位仁慈的天子是答应赈灾了?”

    “嗯。”

    侯栩点点头:“赵将军在河内幸苦屯粮多年,积攒了近千万斛粮草,除了留下三百万斛为军粮以外,还有颍川、河南等地存粮,运往兖州和豫州赈灾。”

    陈暮皱眉道:“是陈粮还是新粮?”

    “陈粮。”

    侯栩道:“基本都是大前年和前年的粮食,去年和今年的新粮没有动。”

    陈暮稍微舒了一口气,点点头道:“那就好,陈粮本来就存放不了多久,拿去赈灾很合适。”

    当初从关中撤回洛阳的时候,白波军有二十多万众,其中精锐士卒只有几万人,其它大多都是士兵家属,老弱病残。

    在陈暮的主持下,关羽对白波军进行了一次撤军,实际上也不算撤军,就是把精锐留下,把老弱裁撤,让他们在河内河南等地屯田,再加上董卓乱政时逃难各地的百姓纷纷入司隶,一年下来,就能得数百万斛粮草。

    之前说过,司隶是包括长安在内的七郡国,但现在洛阳朝廷只控制了一半,只有弘农郡、河内郡、河南尹三地,再加上颍川郡也控制在朝廷手里,刘虞能够管辖的范围大概就这么多。

    而这四个地方相当于后世的洛阳、郑州、焦作、新乡、许昌、鹤壁等地,河南人应该知道,这些地方拥有大量广阔的田土,自古就是黄河流域的发源地之一。

    历史上曹操就是在许昌河南等地屯田,大大缓解了粮食危机。因此洛阳早就已经不需要青州提供粮草运输,可以进行自给自足。

    但现在刘虞把不少粮食用来救灾,那么洛阳那边的存粮就会少很多。

    眼看与袁绍开战在即,粮草怎么能少呢?

    不过好在刘虞还算理智,没有拿去年和今年的粮食,而是用的大前年和前年快要烂掉的旧粮。

    古代存储粮食的技术手段有限,一般是不脱壳的稻谷或者粟米小麦在地下仓库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定期晾晒,放个三四年就已经是极限。

    因此这些陈粮如果没有吃完,很多都是要浪费的,若是用来赈灾,倒也合适。

    在这一点上,朝廷诸公想得还算周到。

    如果刘虞脑子发热,把新粮也拿去赈灾了,陈暮估计会气死。

    而且他还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为刘虞不像刘协被曹操控制那样,没有任何自主权。

    刘虞是有权力的,他发布的命令关羽他们根本无法违抗,一来刘备关羽本来就心向汉室,不可能违抗天子命令。

    二来他们积累的名望都是匡扶汉室而来,一旦抗命,像曹操那样被骂成汉贼,名望皆无就得不偿失。

    所以有些时候,他们在利用刘虞,刘虞搞事的时候,他们也拿刘虞没办法。

    这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怎么好好把握。

    不过好在关于这个问题无伤大雅,打仗本来就更需要新粮,因为军中环境不比粮仓环境,难以储存粮食,所以新粮要比旧粮好。

    去年司隶丰收,存储了不少粮食,只要新粮没有被施舍出去,那就没什么太大问题。

    “是时候了。”

    陈暮忽然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阎忠侯栩说道:“大哥现在在何处?”

    侯栩说道:“明公早上去滆乡巡防去了。”

    “什么时候回来?”

    “午后当回。”

    “嗯。”

    陈暮说道:“通知下去,等大哥回来,立即召开会议。”

    “好,我现在去安排。”

    侯栩出门。

    等他走后,阎忠看着陈暮道:“你真的打算要与袁绍决战了吗?现在可不是个好时机。”

    现在的确不是个好时机。

    或者说,在袁绍死之前,一直都没有一个攻打冀州的好机会官渡之战是袁绍主动发起的,而哪怕当时袁绍被打败了,撤回冀州,曹操也是等两年之后,袁绍病死,趁着袁家内讧的时候,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平定了整个北方。

    因此真要说起来,以现在青州的实力,和袁绍硬拼的话,大抵只能是五五之数。哪怕后手众多,但战争本来就是胜负难料,何况冀州实力雄厚。

    然而陈暮却脸色无比严肃,默然地看着远方,轻飘飘地说了一句:“时不待我呀。”

    未来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一统天下。

    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人类整个文明进程,都装在他的脑袋里。

    可他今年已经三十岁了。

    即便能活八十岁,但人类文明花了三四百年的进步,不是三五十年就能跨越得了的,也不是一个人就能推动得了的。

    如果再不努力,尽快将天下统一起来的话。要到何年何月,他才能看到蒸汽火车?看到电气时代?

    或许电气时代他看不到了,但至少他在死之前,总该要留下一个工业革命的种子吧。

    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他重生的意义在哪里?

    总归又是一个轮回,只是曾经是三家归晋,现在又多一个汉朝罢了。

    跟后来又是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