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广年对(3)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可若是张角短时间内难以平定呢?”
陈暮又问。
刘备不解道:“师君兵锋正盛,怎么可能无法平定?”
“兵者,锐气也。卢将军连战连胜,士气正旺。张角要是聪明,就绝对不会和卢将军硬碰硬,而是选择坚守城池,挫败官军锐气。”
陈暮说道:“我曾经谈上中下三策退敌,张角既没有选择上策反间计,也没有选择中策水淹计,那他必然会选择下策守城。不过我料其短时间内也会吃败仗,因为卢将军派了骑兵断其后路。”
广平城其实就是广平郡的治所,和巨鹿城是巨鹿郡的治所一样,二者相当于两个地方市的市区,却离得很近。而且广平城的城池也比普通县要高一些,卢植没那么快攻进广平。
陈暮虽然不清楚历史上卢植是怎么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广平巨鹿曲周三地攻克,并且在六月的时候将张角围困在广宗县,但他能结合实事进行分析。
第一,张角为什么不逃回自己的巨鹿老家?
原因是因为卢植派骑兵偷家,断掉了张角的后路,让他没办法选择撤退到自己的大本营里。
第二,张角为什么会放弃广平?
看舆图就知道,广平城和广年县一样,都是建在洺水旁边。
一个是在下游,一个是在上游。如果卢植大军有船的话,就可以顺水而下,直接开船进入广平城里,几乎没有险可守。
如此一来,张角就只能退守曲周。
第三,万一在撤军曲周的路上,张角被卢植的骑兵和步兵夹攻呢?
那么当然就只能继续撤,撤到广宗县去。
这就最终演变成了历史里的那一幕,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然后就被左丰索贿。
历史上只寥寥几笔,宣扬卢植连战连胜,张角被打得溃不成军。最后是因为阴险小人左丰的原因,才导致攻打张角失败。
却远远不知道,现实当中卢植和张角进行过多少次交战,用了多少计谋。
如果卢植不派骑兵抄张角老家,以张角在巨鹿的势力,会那么快就败?
如果不是广平地理位置不好,张角会不在广平死守?
如果不是卢植追杀他撤退的部队,张角又怎么可能会退到几百里外的广宗去?
历史书上没有写的一幕幕在陈暮面前徐徐展开,窥一斑,而见全豹。他犹如拥有了一双天神般的眼眸,立于云端之上,通过无数蛛丝马迹,草蛇灰线,猜测到了那些没有被写进书的故事。
既然已经可以预料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那陈暮自然就得顺势而为,帮助刘备做更多的规划。
也许有人说,既然你已经预料到了张角的后果,那为什么不干脆帮刘备截杀张角,帮助他立更大的功劳,捞到更大官职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
因为这是大势,无法改变。
除非刘备军的人马不是三百精锐加两千新兵,而是有最少三千骑兵加两万精锐士卒。
不然的话,靠他这点人想阻拦张角十多万兵马撤军,犹如白日做梦。
而且卢植显然也预料到了这一切,不然也不会派骑兵拦截。
但他的兵也还是太少了,三万战兵对抗十几万,能打赢就很不错了,还想着击杀敌方主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事情会按照陈暮预想的方向发展,但他却因为自己的力量太弱小而无法改变。
这就好像你是一个医生,明知道有个病人得了癌症会很快病死,但因为你也没有治疗癌症的药物,所以你无法拯救这个人是一个道理。
刘备听着不是很明白,问道:“既然张角会败,又怎么短时间内不会败。四弟,你到底想说什么,我都被你搞糊涂了。”
陈暮迟疑片刻,还是说道:“张角不敢和卢将军正面打,必然会守住城池。这是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容易发现变故。所以我想跟大哥说的是,等攻打完广平之后,大哥应当向卢将军请辞,往南去投皇甫义真将军。”
这算是终于绕到主题了。
“砰!”
刘备拍案而起,勃然大怒,指着陈暮气道:“四弟,你怎么可能说这种话。让我在师君艰难之时离他而去,我刘备万万做不到!”
陈暮无奈。
绕了那么多圈子,到这里的时候,终究是绕不开。
他就知道刘备会生气。
历史上刘备和卢植的关系,其实就只有刘备少年时和公孙瓒、刘德然、高诱等人在卢植门下当了一年多学生,关系不至于多亲密。
但要考虑到,这是汉朝。
汉朝传承儒家法统,以孝治天下,从西周姜子牙留下的《太公家教》当中就汲取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
荀子定下“天地君亲师”,被董仲舒强化为“三纲五常”,成了汉朝儒生必须遵守的纪律。
因此在儒家学之中,老师是像父亲一样的存在,连皇帝都不能免俗。因为他如果想要当好这个皇帝,就首先得向天下人做好表率,表示自己是一个孝顺的人,才能维护好形象。
像今年刚刚去世的司空张济,在168年汉灵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被太尉杨赐介绍给汉灵帝当老师,从那以后,就一直受到汉灵帝的尊敬。以布衣之身,短短11年之内,就一路青云直上,到了三公之一的司空位置。
而且他这个司空还不像汉灵帝朝别的官员那样升迁频繁,一待就是五年,从179年一直到184年今年去世,都没有变动过。
在张济死后,更是赐关内侯,再封其子张根为蔡阳乡侯,荣宠不衰。
还有太尉杨赐,同样也是帝师之一,这位跟张济比起来,都可以算是天降猛男。
公然顶撞汉灵帝,痛斥汉灵帝卖官鬻爵,收敛私财,黄巾起义后,在朝堂上和汉灵帝争辩,把汉灵帝气得不行。
然而汉灵帝每次生他的气时,就找借口罢了杨赐的官,但过后不久,又给他恢复,如果在他罢官之后,原来的官职被人顶替了,那就给他另外一个三公九卿的位置。
除了卫尉和宗正没干过,这位仁兄几乎在三公九卿上转了个遍。
最严重的一次,是杨赐上书弹劾汉灵帝几个宠臣,张让赵忠乐松等人,汉灵帝十分生气,于是就把蔡邕给流放了......
蔡邕估计当时候就一头问号。
要知道蔡邕那时是卷入了另外一场事情,被酷吏阳球诬陷。汉灵帝自己也知道他冤枉,还让他上书陈述一下被陷害的经过,并没有打算迫害他的意思。
结果刚好杨赐在这个时间点触了汉灵帝霉头,又想到蔡邕以前也经常直言劝谏。治不了师父,还治不了你蔡邕?
于是就找借口把蔡邕给流放到了朔方......
杨赐虽然当时候也被罢了官,丢到太学去教了几个月书,但同年12月,汉灵帝就亲自去太学又把杨赐请出来,尊为国三老,继续做九卿高官。
如此多“劣迹斑斑”,这要是换了其他官员,不是汉灵帝的老师,恐怕尸体都凉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古代特别是汉代儒学最正统的年代,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他教过你多久的书,也不是你们有多少感情,而纯粹就是一旦有师徒名分,那你就必须要把他当父亲一样尊敬。
卢植在十年前教了刘备一年书,以现代人的眼光,恐怕早就把这个师父忘到了九霄云外。可在当时人的眼里,你要是敢忘了自己的恩师,那就是不孝顺,是品德败坏之人。
不孝顺的人犯的罪名,可比杀人罪严重得多,不仅要坐牢,还要被所有人歧视。
以后世的刑法来看,显然难以理解,但在汉朝的确是这样。
陈暮苦口婆心劝道:“大哥,并非是在卢将军危难时刻而去,而是我料定张角不敢和卢将军正面打。必定据城而守,张角在巨鹿等地经营多年,城池内粮草众多,攻城之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打完。如今皇甫义真将军兵少将寡,战事必然不顺,正需要你的帮助。”
刘备生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他知道自己能走到现在全凭四弟的谋略,所以不会对陈暮有什么意见,但在这件事上,他十分固执己见,摇摇头,心平气和地说道:“四弟,此事背离师道,必不能行,请勿复言了。”
“可大哥该明白,如果大哥能南下去颍川,则能帮助皇甫义真将军破敌,又是大功一件。等平定了颍川黄巾贼,再回豫州,助卢将军大破张角,数件功劳加于身,刺史之职可期矣。”
陈暮这个策略,又是一个打时间差的办法。
在他的记忆中,卢植军一开始顺风顺水,三万大军攻城拔寨,连破张角数座城池,打得张角溃不成军。
但在广宗却被拦住,旷日持久达两个月,到六月份左丰来索贿,都还没有击破张角。
而皇甫嵩那边战事一开始不顺利,现在还被围困在长社,要到五月份夏季来临,火烧长社,才能够击败波才部队,完成在颍川的逆转攻势。
所以现在离开卢植,前往豫州的话,刚刚好赶上这场大战。
皇甫嵩吃肉,刘备捞点汤喝,功劳不断积攒,再加上陈暮藏了一笔私房钱准备买官,就是将来加官进爵的资本。
如果能跟着皇甫嵩击破了豫州黄巾贼,差不多已经是七八月份,到时候卢植已经被撤换,董卓兵败,就又能跟着皇甫嵩北上捞击破张角三兄弟的功劳。
这几乎是一条立功的完美康庄大道,时间线把握得极好。
因为冀州和豫州,其实就是后世的河南和河北,两地并不遥远,从邯郸到许昌也不过300多公里距离,如今四月份从豫州出发,五月份就能到,时间刚刚好。
到时候有了南击豫州黄巾,北破冀州黄巾这两份大功,再加上向西园捐献财产,以刘备的年纪,做千石相国或者两千石太守不太可能,但捞个六百石刺史,没准还真勉勉强强可以做到。
然而刘备依旧不肯,站起来道:“好了,四弟。连日奔波,你已经疲倦,去休息吧。黄巾都尚未破,何谈加官进爵之事,此事以后再议吧。”
陈暮就不说话了,没办法,很多时候就算你制定的策略是正确的,但这不符合古人的价值观,人家自然也不会去做。
就好像曹操明明已经大势在握,掌握了大半个北方,手下群臣纷纷向曹操劝进,但曹操依旧不愿意废献帝自立,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这其实就是古人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因为曹操把自己定位为匡扶汉室的周文王,所以他哪怕人臣之位已到极点,依旧想要保留名声。即便明知道自己死后曹丕会做什么,只要自己生前没有篡逆,那他仍然是大汉的忠臣,在对汉朝尽忠这件事上,没有任何污点。
“可若是张角短时间内难以平定呢?”
陈暮又问。
刘备不解道:“师君兵锋正盛,怎么可能无法平定?”
“兵者,锐气也。卢将军连战连胜,士气正旺。张角要是聪明,就绝对不会和卢将军硬碰硬,而是选择坚守城池,挫败官军锐气。”
陈暮说道:“我曾经谈上中下三策退敌,张角既没有选择上策反间计,也没有选择中策水淹计,那他必然会选择下策守城。不过我料其短时间内也会吃败仗,因为卢将军派了骑兵断其后路。”
广平城其实就是广平郡的治所,和巨鹿城是巨鹿郡的治所一样,二者相当于两个地方市的市区,却离得很近。而且广平城的城池也比普通县要高一些,卢植没那么快攻进广平。
陈暮虽然不清楚历史上卢植是怎么只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广平巨鹿曲周三地攻克,并且在六月的时候将张角围困在广宗县,但他能结合实事进行分析。
第一,张角为什么不逃回自己的巨鹿老家?
原因是因为卢植派骑兵偷家,断掉了张角的后路,让他没办法选择撤退到自己的大本营里。
第二,张角为什么会放弃广平?
看舆图就知道,广平城和广年县一样,都是建在洺水旁边。
一个是在下游,一个是在上游。如果卢植大军有船的话,就可以顺水而下,直接开船进入广平城里,几乎没有险可守。
如此一来,张角就只能退守曲周。
第三,万一在撤军曲周的路上,张角被卢植的骑兵和步兵夹攻呢?
那么当然就只能继续撤,撤到广宗县去。
这就最终演变成了历史里的那一幕,张角率军退守广宗县,据城死守。卢植率军包围广宗县城,并挖掘壕沟,制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然后就被左丰索贿。
历史上只寥寥几笔,宣扬卢植连战连胜,张角被打得溃不成军。最后是因为阴险小人左丰的原因,才导致攻打张角失败。
却远远不知道,现实当中卢植和张角进行过多少次交战,用了多少计谋。
如果卢植不派骑兵抄张角老家,以张角在巨鹿的势力,会那么快就败?
如果不是广平地理位置不好,张角会不在广平死守?
如果不是卢植追杀他撤退的部队,张角又怎么可能会退到几百里外的广宗去?
历史书上没有写的一幕幕在陈暮面前徐徐展开,窥一斑,而见全豹。他犹如拥有了一双天神般的眼眸,立于云端之上,通过无数蛛丝马迹,草蛇灰线,猜测到了那些没有被写进书的故事。
既然已经可以预料到接下来的事情发展,那陈暮自然就得顺势而为,帮助刘备做更多的规划。
也许有人说,既然你已经预料到了张角的后果,那为什么不干脆帮刘备截杀张角,帮助他立更大的功劳,捞到更大官职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
因为这是大势,无法改变。
除非刘备军的人马不是三百精锐加两千新兵,而是有最少三千骑兵加两万精锐士卒。
不然的话,靠他这点人想阻拦张角十多万兵马撤军,犹如白日做梦。
而且卢植显然也预料到了这一切,不然也不会派骑兵拦截。
但他的兵也还是太少了,三万战兵对抗十几万,能打赢就很不错了,还想着击杀敌方主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事情会按照陈暮预想的方向发展,但他却因为自己的力量太弱小而无法改变。
这就好像你是一个医生,明知道有个病人得了癌症会很快病死,但因为你也没有治疗癌症的药物,所以你无法拯救这个人是一个道理。
刘备听着不是很明白,问道:“既然张角会败,又怎么短时间内不会败。四弟,你到底想说什么,我都被你搞糊涂了。”
陈暮迟疑片刻,还是说道:“张角不敢和卢将军正面打,必然会守住城池。这是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很容易发现变故。所以我想跟大哥说的是,等攻打完广平之后,大哥应当向卢将军请辞,往南去投皇甫义真将军。”
这算是终于绕到主题了。
“砰!”
刘备拍案而起,勃然大怒,指着陈暮气道:“四弟,你怎么可能说这种话。让我在师君艰难之时离他而去,我刘备万万做不到!”
陈暮无奈。
绕了那么多圈子,到这里的时候,终究是绕不开。
他就知道刘备会生气。
历史上刘备和卢植的关系,其实就只有刘备少年时和公孙瓒、刘德然、高诱等人在卢植门下当了一年多学生,关系不至于多亲密。
但要考虑到,这是汉朝。
汉朝传承儒家法统,以孝治天下,从西周姜子牙留下的《太公家教》当中就汲取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
荀子定下“天地君亲师”,被董仲舒强化为“三纲五常”,成了汉朝儒生必须遵守的纪律。
因此在儒家学之中,老师是像父亲一样的存在,连皇帝都不能免俗。因为他如果想要当好这个皇帝,就首先得向天下人做好表率,表示自己是一个孝顺的人,才能维护好形象。
像今年刚刚去世的司空张济,在168年汉灵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被太尉杨赐介绍给汉灵帝当老师,从那以后,就一直受到汉灵帝的尊敬。以布衣之身,短短11年之内,就一路青云直上,到了三公之一的司空位置。
而且他这个司空还不像汉灵帝朝别的官员那样升迁频繁,一待就是五年,从179年一直到184年今年去世,都没有变动过。
在张济死后,更是赐关内侯,再封其子张根为蔡阳乡侯,荣宠不衰。
还有太尉杨赐,同样也是帝师之一,这位跟张济比起来,都可以算是天降猛男。
公然顶撞汉灵帝,痛斥汉灵帝卖官鬻爵,收敛私财,黄巾起义后,在朝堂上和汉灵帝争辩,把汉灵帝气得不行。
然而汉灵帝每次生他的气时,就找借口罢了杨赐的官,但过后不久,又给他恢复,如果在他罢官之后,原来的官职被人顶替了,那就给他另外一个三公九卿的位置。
除了卫尉和宗正没干过,这位仁兄几乎在三公九卿上转了个遍。
最严重的一次,是杨赐上书弹劾汉灵帝几个宠臣,张让赵忠乐松等人,汉灵帝十分生气,于是就把蔡邕给流放了......
蔡邕估计当时候就一头问号。
要知道蔡邕那时是卷入了另外一场事情,被酷吏阳球诬陷。汉灵帝自己也知道他冤枉,还让他上书陈述一下被陷害的经过,并没有打算迫害他的意思。
结果刚好杨赐在这个时间点触了汉灵帝霉头,又想到蔡邕以前也经常直言劝谏。治不了师父,还治不了你蔡邕?
于是就找借口把蔡邕给流放到了朔方......
杨赐虽然当时候也被罢了官,丢到太学去教了几个月书,但同年12月,汉灵帝就亲自去太学又把杨赐请出来,尊为国三老,继续做九卿高官。
如此多“劣迹斑斑”,这要是换了其他官员,不是汉灵帝的老师,恐怕尸体都凉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古代特别是汉代儒学最正统的年代,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他教过你多久的书,也不是你们有多少感情,而纯粹就是一旦有师徒名分,那你就必须要把他当父亲一样尊敬。
卢植在十年前教了刘备一年书,以现代人的眼光,恐怕早就把这个师父忘到了九霄云外。可在当时人的眼里,你要是敢忘了自己的恩师,那就是不孝顺,是品德败坏之人。
不孝顺的人犯的罪名,可比杀人罪严重得多,不仅要坐牢,还要被所有人歧视。
以后世的刑法来看,显然难以理解,但在汉朝的确是这样。
陈暮苦口婆心劝道:“大哥,并非是在卢将军危难时刻而去,而是我料定张角不敢和卢将军正面打。必定据城而守,张角在巨鹿等地经营多年,城池内粮草众多,攻城之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打完。如今皇甫义真将军兵少将寡,战事必然不顺,正需要你的帮助。”
刘备生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他知道自己能走到现在全凭四弟的谋略,所以不会对陈暮有什么意见,但在这件事上,他十分固执己见,摇摇头,心平气和地说道:“四弟,此事背离师道,必不能行,请勿复言了。”
“可大哥该明白,如果大哥能南下去颍川,则能帮助皇甫义真将军破敌,又是大功一件。等平定了颍川黄巾贼,再回豫州,助卢将军大破张角,数件功劳加于身,刺史之职可期矣。”
陈暮这个策略,又是一个打时间差的办法。
在他的记忆中,卢植军一开始顺风顺水,三万大军攻城拔寨,连破张角数座城池,打得张角溃不成军。
但在广宗却被拦住,旷日持久达两个月,到六月份左丰来索贿,都还没有击破张角。
而皇甫嵩那边战事一开始不顺利,现在还被围困在长社,要到五月份夏季来临,火烧长社,才能够击败波才部队,完成在颍川的逆转攻势。
所以现在离开卢植,前往豫州的话,刚刚好赶上这场大战。
皇甫嵩吃肉,刘备捞点汤喝,功劳不断积攒,再加上陈暮藏了一笔私房钱准备买官,就是将来加官进爵的资本。
如果能跟着皇甫嵩击破了豫州黄巾贼,差不多已经是七八月份,到时候卢植已经被撤换,董卓兵败,就又能跟着皇甫嵩北上捞击破张角三兄弟的功劳。
这几乎是一条立功的完美康庄大道,时间线把握得极好。
因为冀州和豫州,其实就是后世的河南和河北,两地并不遥远,从邯郸到许昌也不过300多公里距离,如今四月份从豫州出发,五月份就能到,时间刚刚好。
到时候有了南击豫州黄巾,北破冀州黄巾这两份大功,再加上向西园捐献财产,以刘备的年纪,做千石相国或者两千石太守不太可能,但捞个六百石刺史,没准还真勉勉强强可以做到。
然而刘备依旧不肯,站起来道:“好了,四弟。连日奔波,你已经疲倦,去休息吧。黄巾都尚未破,何谈加官进爵之事,此事以后再议吧。”
陈暮就不说话了,没办法,很多时候就算你制定的策略是正确的,但这不符合古人的价值观,人家自然也不会去做。
就好像曹操明明已经大势在握,掌握了大半个北方,手下群臣纷纷向曹操劝进,但曹操依旧不愿意废献帝自立,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这其实就是古人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因为曹操把自己定位为匡扶汉室的周文王,所以他哪怕人臣之位已到极点,依旧想要保留名声。即便明知道自己死后曹丕会做什么,只要自己生前没有篡逆,那他仍然是大汉的忠臣,在对汉朝尽忠这件事上,没有任何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