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字卷 第二百六十七节 跟附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李都还是第一次正式来冯府。
作为吏目,理论上他们是不能直接接触到像府丞这样的要员的,如吏房应该应对的是经历司经历,刑房该对推官,但这只是理论上如此,如吏房这种要害部门的头目如果不得到衙门里实际掌权者的点头,根本不可能坐得稳。
李文正和李建兴都应该算是冯紫英的心腹了,虽然他们正式成为冯紫英羽翼时间并不长,但是经历了京通二仓大案的考察,两个人的表现都得到了冯紫英的认可。
尤其是李建兴。
李文正从刑房司吏转任吏房司吏时就已经初步获得了冯紫英认可,京通二仓大案过程中不过是进一步巩固其在吏员中冯紫英第一心腹的地位,而李建兴则是在此案中表现可圈可点,所以才从代理司吏迅速转正。
“二兄,你也是第一次来大人府上吧?”李建兴待到马车停稳,率先下车,远远望了一眼看上去并不太招人眼目的神武将军府,对跟着下车的李文正道。
二兄不过是一个尊称,李文正比他大两岁,两人都姓李,也同在顺天府衙里干吏目多年,李文正担任刑房司吏时,李建兴是刑房典吏,作为李文正的助手,而实际上两人虽然同姓,但却毫无亲缘关系,甚至连辈分也叙不上。
“以前倒是来过,但是没进过府,不过是把帖子送到罢了,之前也不敢冒昧进来拜会大人啊。”李文正也没隐瞒。
要算时间,冯紫英到顺天府就任府丞时间也不过半年,他成为冯紫英圈子中的人也也不过四五个月时间,他自认为自己算是头一批投入冯大人麾下的了。
“唔,这一番来,小弟也是忐忑。”李建兴捋了一把颌下胡须,颇有感触,“要说大人待我们不薄,咱们刑房的人最苦最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得打交道,但这么多年,二兄担任刑房司吏十多年也没见那位太尊念及过,难道咱们刑房的人就真的比户房、礼房的人差一截不成?也就是在大人担任府丞之后才能高看咱们刑房的人一把。”
他们都不是读书人出身,但算是识文断字,粗通笔墨,读书人也不会来担任这种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手握重权但在士人心目中属于贱职的吏员角色。
虽然都是吏员,但是很显然吏房、户房和礼房的人更觉得自己高人一头,七房首房——吏房的司吏产生要么是吏房的典吏接任,要么就是户房或者礼房的司吏转任,大周朝建立以来,顺天府吏房的司吏还从没有过从刑房司吏转任这种先例,但在冯紫英这里却破了例了。
不但李文正转任吏房司吏,而且刑房司吏也由刑房典吏接任,这更是把刑房一干人弄得心潮涌动,都觉得府丞大人如此信重刑房之人,是对刑房一帮人的认可,他们不能辜负这份信重。
李文正也点头认可李建兴的说法。
其实他之前和李建兴的关系不算十分亲近,但是合作多年大家都能和睦相处,在刑房中和三班衙役里,各自有各自的一帮人,正因为如此在李文正被冯紫英选为吏房司吏之后征求他的意见谁来接任刑房司吏时,李文正考虑再三还是推荐了并非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李建兴。
因为他清楚他走后,也只有李建兴才能把刑房司吏这个位置坐稳,也只有李建兴才能协助冯大人在后续京通二仓大案的办理中做到最让冯大人满意。
若是因为自己一己私欲,导致这桩案件的查办最后没有达到最佳效果,那无疑会让冯大人对自己的眼光和心胸都要产生怀疑。
他可不希望才坐上吏房司吏位置没隔多久就要被撤换下来。
正因为如此,他才力荐李建兴,而随后代理刑房司吏的李建兴的表现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所以李文正也能在冯紫英面前挺直胸膛。
“瞧,大人府上等候拜会的人可不少啊。”李文正放缓脚步,目光游移,“唔,那是中城兵马司的梁指挥大人吧?出来了,嗯,那辆马车我认得,忠惠王府的,我只听闻大人和忠顺王爷关系密切,没想到忠惠王爷也和大人有来往,……,那是谁?建兴,应该是通州知府房大人吧?他那个长随我认识,没错,就是他,……”
李文正忍不住捋须,上一次来,只是把拜帖和礼物送来,但是他也知道没资格拜会,所以搁下就走,这一次来不一样,也是提前得到了冯大人的首肯,所以才会和李建兴联袂而至。
没想到一来就看到了来往络绎不绝的场面,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此情形,也是十分震动,由此可见冯大人在京中的声名和威势。
“那便是云川伯府?”李建兴也饶有兴致地打量,“再过去就是呼伦侯府了吧?”
“嗯,大人一门三兼祧,听说三房还没过门儿,是原来两淮巡盐御史林公的女儿,不过也快了,听说就是明年的事儿。”李文章消息可定要比李建兴灵通许多。
“那倒是要好好祝贺一下大人。”李建兴点点头。
“走吧,差不多了。”二人身后也跟着小厮,帮着提着礼盒。
登门拜会,基本规矩还是要讲,虽然冯大人再三重申拒礼,但这年头初次登门拜会,岂有不备礼之理。
冯府的门子很客气,完全没有二人想象的那种倨傲或者贪婪,而且极守规矩。
看得出来这几个门房都是军中出身,而且多是腿脚或者身上有残疾,甚至还有一人独目,估计都是军中搏杀所留。
由此可见冯家十分顾念旧情,这些门子显然是跟随冯大人父亲原来在边墙上拼杀留下了残疾,却被冯家都安排在了自家府上来吃个安稳饭,有这样的主帅可谓仁义无双了。
门包是早就备好的,来之前李文正就打听过,冯府门包有规矩,不能超过五十钱,超过拒收。
京中贵人们的府上门子是最难打发的一帮人,欺上瞒下,吃拿卡要,屡见不鲜,更有猖獗者遇到紧要时候,一度索要门包高达一两二两也不少见。
冯紫英最早是不想让自己府邸收取门包的,但是这是京中官员府邸惯例,若是自自家破坏这个规矩,反倒是显得自己鹤立鸡群,成了众矢之的了,所以他索性给府里门房定了规矩,最多只收五十钱,若是不给者,反而要刻意替自己记下。
像练国事、郑崇俭和方有度这些人来自然是不需要给门包的,门房们也都熟识,反倒是像忠顺王这些人来了,虽然也熟悉,也还要专门打发一二,这也是士人同学和其他官员们的一种风格区别。
门房将二人引了进去,进了外院之后,门房便不再管,有专门的府中小厮或者丫头来引入。
小丫鬟将二人引导中院侧门,一个身材高挑面目白皙的俊俏丫鬟,早已经候着,微微一福之后,“二位大人请随奴婢来,我家大爷此时还有客人,请稍候。”
李文正和李建兴也悄悄打量着这神武将军府的格局。
看起来也应该是一座有些年成的老宅,三进院子带着旁边的跨院,像冯大人待人见客的书房应该就是这东侧跨院了。
这丫头一口京音,但像李文正和李建兴这种土生土长的京中土著却能听得出来这丫头的言语中带着几分南直口音,比起京音爽脆多了几分软糯。
可据李文正和李建兴所知,冯大人祖籍应该是山东,久居山西大同,像这种关键岗位上的贴身丫鬟多半是自幼跟随的才对,不该有南音才对。
当然这种猜测也不过是在心中一晃而过,人家冯大人家中用什么丫鬟奴仆自然不关他们事,他们只想最大限度了解熟悉自己这位决定自己命运的顶头上司的一切,以便日后能更有效地拉近关系。
金钏儿把二人带到候客室,安排小丫鬟替二位客人送上茶来,便欲离开。
李文正却笑着叫住对方:“这位姑娘,我二人是大人下属,此番是第一次来大人府上,若是有什么不懂,还请这位姑娘多多提醒。”
随即李文正和李建章便送上一份伴手礼,一个小锦囊。
金钏儿吃了一惊,赶紧推辞:“二位大人,你们是大爷下属,更是大人客人,应当知道冯府规矩,断不允许这等事情,切莫害了奴婢。”
李文正和李建兴都暗自点头,都说冯府治家严格,倒是名副其实。
“那是我们唐突了,其实我们也只是一份心意,并无其他意图,……”
金钏儿连连摆手,“断不可为,日后二位大人在我们冯府也切莫如此,否则只会让大爷失望。”
上司审视下属,下属亦要掂量上司,此所谓君择臣以才,臣择君以明,对于上司下属来说亦是如此。
冯紫英看中二人是这二人能力不俗,情况熟悉,而且愿意跟附自己,那么二人待冯紫英也是看到了冯紫英前程远大,做事果敢,当然在私德方面也是一方面,如果过于贪财好利,也非良君。
从现在观察了解到的冯府家风来看,冯紫英应该是一个可堪跟附的君上。
二李都还是第一次正式来冯府。
作为吏目,理论上他们是不能直接接触到像府丞这样的要员的,如吏房应该应对的是经历司经历,刑房该对推官,但这只是理论上如此,如吏房这种要害部门的头目如果不得到衙门里实际掌权者的点头,根本不可能坐得稳。
李文正和李建兴都应该算是冯紫英的心腹了,虽然他们正式成为冯紫英羽翼时间并不长,但是经历了京通二仓大案的考察,两个人的表现都得到了冯紫英的认可。
尤其是李建兴。
李文正从刑房司吏转任吏房司吏时就已经初步获得了冯紫英认可,京通二仓大案过程中不过是进一步巩固其在吏员中冯紫英第一心腹的地位,而李建兴则是在此案中表现可圈可点,所以才从代理司吏迅速转正。
“二兄,你也是第一次来大人府上吧?”李建兴待到马车停稳,率先下车,远远望了一眼看上去并不太招人眼目的神武将军府,对跟着下车的李文正道。
二兄不过是一个尊称,李文正比他大两岁,两人都姓李,也同在顺天府衙里干吏目多年,李文正担任刑房司吏时,李建兴是刑房典吏,作为李文正的助手,而实际上两人虽然同姓,但却毫无亲缘关系,甚至连辈分也叙不上。
“以前倒是来过,但是没进过府,不过是把帖子送到罢了,之前也不敢冒昧进来拜会大人啊。”李文正也没隐瞒。
要算时间,冯紫英到顺天府就任府丞时间也不过半年,他成为冯紫英圈子中的人也也不过四五个月时间,他自认为自己算是头一批投入冯大人麾下的了。
“唔,这一番来,小弟也是忐忑。”李建兴捋了一把颌下胡须,颇有感触,“要说大人待我们不薄,咱们刑房的人最苦最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得打交道,但这么多年,二兄担任刑房司吏十多年也没见那位太尊念及过,难道咱们刑房的人就真的比户房、礼房的人差一截不成?也就是在大人担任府丞之后才能高看咱们刑房的人一把。”
他们都不是读书人出身,但算是识文断字,粗通笔墨,读书人也不会来担任这种在普通百姓心目中手握重权但在士人心目中属于贱职的吏员角色。
虽然都是吏员,但是很显然吏房、户房和礼房的人更觉得自己高人一头,七房首房——吏房的司吏产生要么是吏房的典吏接任,要么就是户房或者礼房的司吏转任,大周朝建立以来,顺天府吏房的司吏还从没有过从刑房司吏转任这种先例,但在冯紫英这里却破了例了。
不但李文正转任吏房司吏,而且刑房司吏也由刑房典吏接任,这更是把刑房一干人弄得心潮涌动,都觉得府丞大人如此信重刑房之人,是对刑房一帮人的认可,他们不能辜负这份信重。
李文正也点头认可李建兴的说法。
其实他之前和李建兴的关系不算十分亲近,但是合作多年大家都能和睦相处,在刑房中和三班衙役里,各自有各自的一帮人,正因为如此在李文正被冯紫英选为吏房司吏之后征求他的意见谁来接任刑房司吏时,李文正考虑再三还是推荐了并非自己关系最密切的李建兴。
因为他清楚他走后,也只有李建兴才能把刑房司吏这个位置坐稳,也只有李建兴才能协助冯大人在后续京通二仓大案的办理中做到最让冯大人满意。
若是因为自己一己私欲,导致这桩案件的查办最后没有达到最佳效果,那无疑会让冯大人对自己的眼光和心胸都要产生怀疑。
他可不希望才坐上吏房司吏位置没隔多久就要被撤换下来。
正因为如此,他才力荐李建兴,而随后代理刑房司吏的李建兴的表现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所以李文正也能在冯紫英面前挺直胸膛。
“瞧,大人府上等候拜会的人可不少啊。”李文正放缓脚步,目光游移,“唔,那是中城兵马司的梁指挥大人吧?出来了,嗯,那辆马车我认得,忠惠王府的,我只听闻大人和忠顺王爷关系密切,没想到忠惠王爷也和大人有来往,……,那是谁?建兴,应该是通州知府房大人吧?他那个长随我认识,没错,就是他,……”
李文正忍不住捋须,上一次来,只是把拜帖和礼物送来,但是他也知道没资格拜会,所以搁下就走,这一次来不一样,也是提前得到了冯大人的首肯,所以才会和李建兴联袂而至。
没想到一来就看到了来往络绎不绝的场面,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此情形,也是十分震动,由此可见冯大人在京中的声名和威势。
“那便是云川伯府?”李建兴也饶有兴致地打量,“再过去就是呼伦侯府了吧?”
“嗯,大人一门三兼祧,听说三房还没过门儿,是原来两淮巡盐御史林公的女儿,不过也快了,听说就是明年的事儿。”李文章消息可定要比李建兴灵通许多。
“那倒是要好好祝贺一下大人。”李建兴点点头。
“走吧,差不多了。”二人身后也跟着小厮,帮着提着礼盒。
登门拜会,基本规矩还是要讲,虽然冯大人再三重申拒礼,但这年头初次登门拜会,岂有不备礼之理。
冯府的门子很客气,完全没有二人想象的那种倨傲或者贪婪,而且极守规矩。
看得出来这几个门房都是军中出身,而且多是腿脚或者身上有残疾,甚至还有一人独目,估计都是军中搏杀所留。
由此可见冯家十分顾念旧情,这些门子显然是跟随冯大人父亲原来在边墙上拼杀留下了残疾,却被冯家都安排在了自家府上来吃个安稳饭,有这样的主帅可谓仁义无双了。
门包是早就备好的,来之前李文正就打听过,冯府门包有规矩,不能超过五十钱,超过拒收。
京中贵人们的府上门子是最难打发的一帮人,欺上瞒下,吃拿卡要,屡见不鲜,更有猖獗者遇到紧要时候,一度索要门包高达一两二两也不少见。
冯紫英最早是不想让自己府邸收取门包的,但是这是京中官员府邸惯例,若是自自家破坏这个规矩,反倒是显得自己鹤立鸡群,成了众矢之的了,所以他索性给府里门房定了规矩,最多只收五十钱,若是不给者,反而要刻意替自己记下。
像练国事、郑崇俭和方有度这些人来自然是不需要给门包的,门房们也都熟识,反倒是像忠顺王这些人来了,虽然也熟悉,也还要专门打发一二,这也是士人同学和其他官员们的一种风格区别。
门房将二人引了进去,进了外院之后,门房便不再管,有专门的府中小厮或者丫头来引入。
小丫鬟将二人引导中院侧门,一个身材高挑面目白皙的俊俏丫鬟,早已经候着,微微一福之后,“二位大人请随奴婢来,我家大爷此时还有客人,请稍候。”
李文正和李建兴也悄悄打量着这神武将军府的格局。
看起来也应该是一座有些年成的老宅,三进院子带着旁边的跨院,像冯大人待人见客的书房应该就是这东侧跨院了。
这丫头一口京音,但像李文正和李建兴这种土生土长的京中土著却能听得出来这丫头的言语中带着几分南直口音,比起京音爽脆多了几分软糯。
可据李文正和李建兴所知,冯大人祖籍应该是山东,久居山西大同,像这种关键岗位上的贴身丫鬟多半是自幼跟随的才对,不该有南音才对。
当然这种猜测也不过是在心中一晃而过,人家冯大人家中用什么丫鬟奴仆自然不关他们事,他们只想最大限度了解熟悉自己这位决定自己命运的顶头上司的一切,以便日后能更有效地拉近关系。
金钏儿把二人带到候客室,安排小丫鬟替二位客人送上茶来,便欲离开。
李文正却笑着叫住对方:“这位姑娘,我二人是大人下属,此番是第一次来大人府上,若是有什么不懂,还请这位姑娘多多提醒。”
随即李文正和李建章便送上一份伴手礼,一个小锦囊。
金钏儿吃了一惊,赶紧推辞:“二位大人,你们是大爷下属,更是大人客人,应当知道冯府规矩,断不允许这等事情,切莫害了奴婢。”
李文正和李建兴都暗自点头,都说冯府治家严格,倒是名副其实。
“那是我们唐突了,其实我们也只是一份心意,并无其他意图,……”
金钏儿连连摆手,“断不可为,日后二位大人在我们冯府也切莫如此,否则只会让大爷失望。”
上司审视下属,下属亦要掂量上司,此所谓君择臣以才,臣择君以明,对于上司下属来说亦是如此。
冯紫英看中二人是这二人能力不俗,情况熟悉,而且愿意跟附自己,那么二人待冯紫英也是看到了冯紫英前程远大,做事果敢,当然在私德方面也是一方面,如果过于贪财好利,也非良君。
从现在观察了解到的冯府家风来看,冯紫英应该是一个可堪跟附的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