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三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郡尉府门前,黑夫下了殷通的车,与之告辞,共敖连忙撑着一把布伞过来,替他遮挡天上飘落的雪花。
黑夫与幕僚们进了府邸,却没有立刻去看妻子,而是让留守义渠城的陈平过来,细细询问他关于豫章设郡的事,共敖也竖起了耳朵。
陈平知道黑夫一直心系远在豫章的旧部,这些天早就打听清楚了,便向他禀报道:“此事是丞相、御史大夫、廷尉所提议,以南郡、九江、会稽三郡地广,一郡难以管控,不若添设新郡,以资控驭……”
陈平说,这件事最大积极的推行者,是九江郡太守。秦朝规定,郡守每年必须行县劝农,并且要在三年之内,去到治下每个县邑巡查。
这可苦了九江郡守,他的辖区,郡府寿春在淮水边,最南的上赣县却在五岭以北,光一个来回就得三四个月,还在江南染疾,差点就病死在路上。郡守回到寿春后痛定思痛,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向秦始皇上奏疏,说九江郡必须一分为二,否则根本管不下来!
于是才有了今年的分郡,除了从九江郡分出豫章郡,治所南昌城,管辖七县外,还从南郡分出了衡山郡,从会稽郡分出了鄣郡。
“衡山郡治所在哪,辖哪几个县?”
黑夫在鄣郡、会稽没有利益,对豫章郡则熟得不能再熟,亦对单独设郡早有预料,所以他唯一关切的,是老家安陆没被划出南郡之外吧?
“衡山郡治所为邾县。”
陈平道:“下辖地域,乃是郡尉数年前与李由将军所夺的鄂地等处,安陆仍属南郡。”
黑夫这下知道了,邾县,便是他曾经目睹秦楚舟师交战于长江的地方,鄂地,则是后世的武汉。这片地区先由南郡代管,如今才重新设郡。
想想也是好笑,秦一统时,之所以设了三十六郡,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秦始皇在燕齐阴阳家的怂恿下,想要凑出大吉大利的“六六之数”,毕竟他已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再凑个三十六郡出来也不足为奇。
这种凑出来的郡数,在一些地方当然不方便治理,所以才有了今日分郡。
黑夫恶意的揣测道:“陛下大概是眼看开疆拓土在即,三十六郡怎么也凑不齐了,便索性分出来几郡,等打下朔方、河西,甚至等一会囊括岭南百越后,凑个四十二郡、四十八郡出来?”
反正对秦始皇这种迷信的强迫症来说,秦最终的郡数,必须得是六的倍数。
他便不再关切此事,只是让陈平将衡山、豫章两郡长吏的籍贯、来历打听清楚,以后或许要打交道。
如此一来,殷通忽然对黑夫阿谀亲近的原因便找到了,豫章的县尉们,多为黑夫旧部。在殷通看来,跟黑夫拉近了关系,到了地方,施政的阻力也能小些。
“那殷通当然得讨好郡尉了!”
共敖听说殷通要去豫章做官,便口直心快地说道:“豫章哪个县没有郡尉的部属乡党?不客气地说,这新设的豫章郡,就跟郡尉家后院一样!去主人家后院,岂能不先打声招呼?”
此言一出,陈平立刻看了黑夫一眼。
却见黑夫皱起了眉,看了看周围的仆役,都是自家人,便挥手让他们散去后,只留下陈平、共敖,又在门廊下压低声音斥责共敖道:
“乱说什么!类似的话,休得再提及!”
言罢便扔下一脸懵逼的共敖,径自去内院看妻子。
共敖自知失言,但又见陈平在一旁似笑非笑,以为他幸灾乐祸,便怒从心起,正要挥袖而去,却不料陈平却拉住了,低声道:
“共兄之言,平深以为然,豫章,的确是郡尉的后院!”
……
共敖奇异地看着陈平,二人作为黑夫文武幕僚之首,一直不太和睦,这还是陈平第一次认可共敖的话,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但陈平是聪明人,点到为止,没有往下再谈此事,只不过,他心里却计较开了……
“我本阳武穷士,幸得郡尉赏识,让我来做门客,如此才有机会一展腹中才学,于我有知己之恩也。”
他默然拐进一墙之隔的家中,看着妻子穿着厚实,在暖和的炕屋中抱着儿子,轻哼着魏地歌谣,陈平露出了一丝笑,没有打搅她,而是到了书房。
“郡尉使我得禄米两百石,食有肉,出有车。妻子食嘉柔,居广厦,夏有冰,冬有炕,不可谓不厚。”
“故为人私臣者,不可不为主君谋!”
陈平作为魏人,魏地养客成风,远有信陵君,近有张耳。故魏人比较认可主君门客的关系,忠君爱国的想法反倒鲜少。
他如今身为黑夫幕僚长史,而不是正式的秦吏,所以自己在给谁打工,陈平分得很清楚。
“冯谖曾言于孟尝君曰,狡兔有三窟,方可高枕而卧,今郡尉有几窟?”
虽然黑夫让小吏们都学会用算盘,但陈平还是会在家里留一些算筹,此刻便一根根摆在案几上。
“简在帝心,此一窟也。”
“与叶氏结亲,南郡各县皆内史腾门生故吏,此二窟也。”
“三千乡党子弟,今分列豫章七县,或为尉、丞,或为小吏,盘根错节,声气相通,此三窟也!”
有了这三窟,才能保证黑夫在朝堂、地方都混得开,有了它们做保证,黑夫家的甘蔗、红糖产业,才能年入百万,却无人敢觊觎,才能养得起他们这些追随左右幕僚。
所以陈平觉得,殷通去豫章做郡尉,真是一件好事,此人不太擅长兵事,做郡守还可以,当郡尉,只怕要极大仰仗尉史、县尉们。在他任期之内,足以保证黑夫的这一”窟“顺利保全。
“这一步步走来,究竟是郡尉无意为之,还是故意如此?”
眼看黑夫三窟齐全,陈平反倒有些吃惊,他这幕僚,只能做查缺补漏之事,连学习冯谖,替主君新开一窟都做不到?
良久后,陈平才在案几上放下第四根算筹,露出了笑。
“谁说狡兔只能有三窟?”
“皇帝欲开边塞,正是丈夫用武之时,北地郡,未尝不可作为郡尉的第四窟!”
……
黑夫不知道陈平在打什么小九九,他走进温暖的居室时,发现叶子衿在做一件前世他见过无数次的事情:
织毛衣!
叶子衿得知丈夫归来自然心喜,但怀孕八个月,她行动已十分不便,所以未能去门口迎接。
等了半响,见他迟迟不归,她手里也闲不住,没办法坐在机杼前,便拿起案几上一团绒线,两根细长的铜针,坐在窗下织了起来。
外面是飘洒的白雪,温暖的烛光照在她的肩上,那种母性的舒适娴静之美,是言语描述不出来的……
黑夫看了良久,才轻咳一声走进去,夫妻小别远胜新婚,一番温存后,黑夫指着那毛衣问道:“为何突然织起此物来?”
叶氏却说起了一件似不相关的事:“良人第一次见妾,是在何时?”
这是一道送命题,黑夫当然不会忘:“二十三年的上巳节,江边流水亭。”
“不对。”
叶子衿眼睛里透露出一丝狡黠:“在这之前,良人还见过妾一次!”
黑夫思索了一会,才想起来,二人正式见面前,他与医者陈无咎去寻找绷带材料,在江陵城织室,正好遇到了一群来“劝蚕”的郡吏妻女,叶子衿亦在其中。
没记错的话,当时她穿着符合三月份色调礼制的青色深衣,肩膀瘦削,看上去体质纤弱,因尚未及笄,所以秀发垂肩,正吃力地捧着装满桑叶的竹匾,跟随自家后母步入蚕室。
谁能料到,那个少女后来会成为自己妻子,如今又快做母亲了呢?
叶子衿道:“按照惯例,上至王后嫔妃,下到郡县守令妻女,皆要前往当地织室蚕室,亲自采桑、养蚕、缀丝,此乃劝蚕之礼也。”
在秦朝,皇帝、郡守、县令为了表明对农事的重视,都要亲自去田里摸一摸犁把,称之为“劝农”。他们的女眷也不能闲着,三月养蚕的关键时刻,也要出来亲自做这些“妇功”,表明鼓励蚕桑的态度。
“但北地苦寒,极少蚕桑,连麻也不多,故劝蚕之礼,不过是贵妇们的聚会游戏,于本地百姓无甚劝导之效。”
黑夫明白了:“所以你想将这规矩变一变?”
叶氏颔首:“然,前年,朝堂上争论是否推行毛衣时,廷尉不是说过么?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当因俗制礼。在北地郡,劝蚕可以保留,只需将蚕桑换成羊毛,起到的成效亦是一样!”
“良人不是说么,未来北地郡会养更多羌羊,剪下更多羊毛纺线、织布,使之衣被天下么。此事光官府织室做可不够,民间亦需要劝导,此事当从吏妇做起。”
即便在家中,这些衣食无忧的女眷也被鼓励要学会织布缝衣,这些都是“妇功”的一部分,织出来的衣物帛布,还会送到当地一把手夫人处比个高低。
“郡守夫人年迈,便将此事交予我,我乘着这冬天学一学,待来年入夏,便可带着郡吏妻女,去新建的织室纺毛布……”
她拿起黑夫的手,放到自己腹上,笑道:“亦可为吾等的孩儿,亲手织一件保暖的衣物,以御严寒。”
同样是织毛衣,叶子衿用的,是比一般羊毛贵重十倍的羊绒,织出来的衣物细腻柔软,小巧可爱,可不是士卒们身上那些肥大笨重的毛衣能比的。
“夫人真是有心了,若能如此,毛纺必能在北地郡大兴!”
黑夫嗟叹,虽然自己走时她依依不舍,还写了首闺怨诗以表达相思之意,但她却没有时刻垂泪空待,而是扮演者郡尉夫人的角色,这就是自己挑中的女人啊……
但想想不远的将来,义渠城内大街小巷,晚饭过后,一群妇女在井边边唠嗑边织毛衣的场景,黑夫就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良人为何发笑?”
黑夫连忙转移话题:“我想起在塞外时,随粮食一起送至军营的,还有乌氏今年织出的第一批毛衣,分予军中将士御寒。事后,我告诉乌氏延,可以给北地郡的毛衣取个专门的名,譬如鲁之缟、蜀之锦,以同陇西、上郡、代北所产的毛衣做区分……”
各地都已经用当地的惯用称谓,来称呼不同产地的丝织物,有点像后世的品牌,虽然这年代的人还没有品牌意识。
“乌氏延闻言深以为然,便请我赠名。”
“良人给乌氏的毛衣取了何名?”叶子衿问道。
“我当时就给他写了出来。”
黑夫忍住笑,凑近到妻子耳边,一字一顿地说出了那三个字:
“恒,源,祥!”
在郡尉府门前,黑夫下了殷通的车,与之告辞,共敖连忙撑着一把布伞过来,替他遮挡天上飘落的雪花。
黑夫与幕僚们进了府邸,却没有立刻去看妻子,而是让留守义渠城的陈平过来,细细询问他关于豫章设郡的事,共敖也竖起了耳朵。
陈平知道黑夫一直心系远在豫章的旧部,这些天早就打听清楚了,便向他禀报道:“此事是丞相、御史大夫、廷尉所提议,以南郡、九江、会稽三郡地广,一郡难以管控,不若添设新郡,以资控驭……”
陈平说,这件事最大积极的推行者,是九江郡太守。秦朝规定,郡守每年必须行县劝农,并且要在三年之内,去到治下每个县邑巡查。
这可苦了九江郡守,他的辖区,郡府寿春在淮水边,最南的上赣县却在五岭以北,光一个来回就得三四个月,还在江南染疾,差点就病死在路上。郡守回到寿春后痛定思痛,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向秦始皇上奏疏,说九江郡必须一分为二,否则根本管不下来!
于是才有了今年的分郡,除了从九江郡分出豫章郡,治所南昌城,管辖七县外,还从南郡分出了衡山郡,从会稽郡分出了鄣郡。
“衡山郡治所在哪,辖哪几个县?”
黑夫在鄣郡、会稽没有利益,对豫章郡则熟得不能再熟,亦对单独设郡早有预料,所以他唯一关切的,是老家安陆没被划出南郡之外吧?
“衡山郡治所为邾县。”
陈平道:“下辖地域,乃是郡尉数年前与李由将军所夺的鄂地等处,安陆仍属南郡。”
黑夫这下知道了,邾县,便是他曾经目睹秦楚舟师交战于长江的地方,鄂地,则是后世的武汉。这片地区先由南郡代管,如今才重新设郡。
想想也是好笑,秦一统时,之所以设了三十六郡,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秦始皇在燕齐阴阳家的怂恿下,想要凑出大吉大利的“六六之数”,毕竟他已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再凑个三十六郡出来也不足为奇。
这种凑出来的郡数,在一些地方当然不方便治理,所以才有了今日分郡。
黑夫恶意的揣测道:“陛下大概是眼看开疆拓土在即,三十六郡怎么也凑不齐了,便索性分出来几郡,等打下朔方、河西,甚至等一会囊括岭南百越后,凑个四十二郡、四十八郡出来?”
反正对秦始皇这种迷信的强迫症来说,秦最终的郡数,必须得是六的倍数。
他便不再关切此事,只是让陈平将衡山、豫章两郡长吏的籍贯、来历打听清楚,以后或许要打交道。
如此一来,殷通忽然对黑夫阿谀亲近的原因便找到了,豫章的县尉们,多为黑夫旧部。在殷通看来,跟黑夫拉近了关系,到了地方,施政的阻力也能小些。
“那殷通当然得讨好郡尉了!”
共敖听说殷通要去豫章做官,便口直心快地说道:“豫章哪个县没有郡尉的部属乡党?不客气地说,这新设的豫章郡,就跟郡尉家后院一样!去主人家后院,岂能不先打声招呼?”
此言一出,陈平立刻看了黑夫一眼。
却见黑夫皱起了眉,看了看周围的仆役,都是自家人,便挥手让他们散去后,只留下陈平、共敖,又在门廊下压低声音斥责共敖道:
“乱说什么!类似的话,休得再提及!”
言罢便扔下一脸懵逼的共敖,径自去内院看妻子。
共敖自知失言,但又见陈平在一旁似笑非笑,以为他幸灾乐祸,便怒从心起,正要挥袖而去,却不料陈平却拉住了,低声道:
“共兄之言,平深以为然,豫章,的确是郡尉的后院!”
……
共敖奇异地看着陈平,二人作为黑夫文武幕僚之首,一直不太和睦,这还是陈平第一次认可共敖的话,今天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但陈平是聪明人,点到为止,没有往下再谈此事,只不过,他心里却计较开了……
“我本阳武穷士,幸得郡尉赏识,让我来做门客,如此才有机会一展腹中才学,于我有知己之恩也。”
他默然拐进一墙之隔的家中,看着妻子穿着厚实,在暖和的炕屋中抱着儿子,轻哼着魏地歌谣,陈平露出了一丝笑,没有打搅她,而是到了书房。
“郡尉使我得禄米两百石,食有肉,出有车。妻子食嘉柔,居广厦,夏有冰,冬有炕,不可谓不厚。”
“故为人私臣者,不可不为主君谋!”
陈平作为魏人,魏地养客成风,远有信陵君,近有张耳。故魏人比较认可主君门客的关系,忠君爱国的想法反倒鲜少。
他如今身为黑夫幕僚长史,而不是正式的秦吏,所以自己在给谁打工,陈平分得很清楚。
“冯谖曾言于孟尝君曰,狡兔有三窟,方可高枕而卧,今郡尉有几窟?”
虽然黑夫让小吏们都学会用算盘,但陈平还是会在家里留一些算筹,此刻便一根根摆在案几上。
“简在帝心,此一窟也。”
“与叶氏结亲,南郡各县皆内史腾门生故吏,此二窟也。”
“三千乡党子弟,今分列豫章七县,或为尉、丞,或为小吏,盘根错节,声气相通,此三窟也!”
有了这三窟,才能保证黑夫在朝堂、地方都混得开,有了它们做保证,黑夫家的甘蔗、红糖产业,才能年入百万,却无人敢觊觎,才能养得起他们这些追随左右幕僚。
所以陈平觉得,殷通去豫章做郡尉,真是一件好事,此人不太擅长兵事,做郡守还可以,当郡尉,只怕要极大仰仗尉史、县尉们。在他任期之内,足以保证黑夫的这一”窟“顺利保全。
“这一步步走来,究竟是郡尉无意为之,还是故意如此?”
眼看黑夫三窟齐全,陈平反倒有些吃惊,他这幕僚,只能做查缺补漏之事,连学习冯谖,替主君新开一窟都做不到?
良久后,陈平才在案几上放下第四根算筹,露出了笑。
“谁说狡兔只能有三窟?”
“皇帝欲开边塞,正是丈夫用武之时,北地郡,未尝不可作为郡尉的第四窟!”
……
黑夫不知道陈平在打什么小九九,他走进温暖的居室时,发现叶子衿在做一件前世他见过无数次的事情:
织毛衣!
叶子衿得知丈夫归来自然心喜,但怀孕八个月,她行动已十分不便,所以未能去门口迎接。
等了半响,见他迟迟不归,她手里也闲不住,没办法坐在机杼前,便拿起案几上一团绒线,两根细长的铜针,坐在窗下织了起来。
外面是飘洒的白雪,温暖的烛光照在她的肩上,那种母性的舒适娴静之美,是言语描述不出来的……
黑夫看了良久,才轻咳一声走进去,夫妻小别远胜新婚,一番温存后,黑夫指着那毛衣问道:“为何突然织起此物来?”
叶氏却说起了一件似不相关的事:“良人第一次见妾,是在何时?”
这是一道送命题,黑夫当然不会忘:“二十三年的上巳节,江边流水亭。”
“不对。”
叶子衿眼睛里透露出一丝狡黠:“在这之前,良人还见过妾一次!”
黑夫思索了一会,才想起来,二人正式见面前,他与医者陈无咎去寻找绷带材料,在江陵城织室,正好遇到了一群来“劝蚕”的郡吏妻女,叶子衿亦在其中。
没记错的话,当时她穿着符合三月份色调礼制的青色深衣,肩膀瘦削,看上去体质纤弱,因尚未及笄,所以秀发垂肩,正吃力地捧着装满桑叶的竹匾,跟随自家后母步入蚕室。
谁能料到,那个少女后来会成为自己妻子,如今又快做母亲了呢?
叶子衿道:“按照惯例,上至王后嫔妃,下到郡县守令妻女,皆要前往当地织室蚕室,亲自采桑、养蚕、缀丝,此乃劝蚕之礼也。”
在秦朝,皇帝、郡守、县令为了表明对农事的重视,都要亲自去田里摸一摸犁把,称之为“劝农”。他们的女眷也不能闲着,三月养蚕的关键时刻,也要出来亲自做这些“妇功”,表明鼓励蚕桑的态度。
“但北地苦寒,极少蚕桑,连麻也不多,故劝蚕之礼,不过是贵妇们的聚会游戏,于本地百姓无甚劝导之效。”
黑夫明白了:“所以你想将这规矩变一变?”
叶氏颔首:“然,前年,朝堂上争论是否推行毛衣时,廷尉不是说过么?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当因俗制礼。在北地郡,劝蚕可以保留,只需将蚕桑换成羊毛,起到的成效亦是一样!”
“良人不是说么,未来北地郡会养更多羌羊,剪下更多羊毛纺线、织布,使之衣被天下么。此事光官府织室做可不够,民间亦需要劝导,此事当从吏妇做起。”
即便在家中,这些衣食无忧的女眷也被鼓励要学会织布缝衣,这些都是“妇功”的一部分,织出来的衣物帛布,还会送到当地一把手夫人处比个高低。
“郡守夫人年迈,便将此事交予我,我乘着这冬天学一学,待来年入夏,便可带着郡吏妻女,去新建的织室纺毛布……”
她拿起黑夫的手,放到自己腹上,笑道:“亦可为吾等的孩儿,亲手织一件保暖的衣物,以御严寒。”
同样是织毛衣,叶子衿用的,是比一般羊毛贵重十倍的羊绒,织出来的衣物细腻柔软,小巧可爱,可不是士卒们身上那些肥大笨重的毛衣能比的。
“夫人真是有心了,若能如此,毛纺必能在北地郡大兴!”
黑夫嗟叹,虽然自己走时她依依不舍,还写了首闺怨诗以表达相思之意,但她却没有时刻垂泪空待,而是扮演者郡尉夫人的角色,这就是自己挑中的女人啊……
但想想不远的将来,义渠城内大街小巷,晚饭过后,一群妇女在井边边唠嗑边织毛衣的场景,黑夫就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良人为何发笑?”
黑夫连忙转移话题:“我想起在塞外时,随粮食一起送至军营的,还有乌氏今年织出的第一批毛衣,分予军中将士御寒。事后,我告诉乌氏延,可以给北地郡的毛衣取个专门的名,譬如鲁之缟、蜀之锦,以同陇西、上郡、代北所产的毛衣做区分……”
各地都已经用当地的惯用称谓,来称呼不同产地的丝织物,有点像后世的品牌,虽然这年代的人还没有品牌意识。
“乌氏延闻言深以为然,便请我赠名。”
“良人给乌氏的毛衣取了何名?”叶子衿问道。
“我当时就给他写了出来。”
黑夫忍住笑,凑近到妻子耳边,一字一顿地说出了那三个字:
“恒,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