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面对全世界的直播,起降测试?这么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一艘前往欧洲的货运船,成为了国际舆论的沸点内容,很多的媒体对于消息进行了报道,他们还发布了货运船的图片,曝光了货运船的编号、性能、所属公司等资料。
有的媒体干脆进行跟踪报道,利用卫星、采访以及其他手段,随时发布货运船的所在地。
这些消息依旧能引起很多的注意。
对于国际来说,湮灭理论、湮灭科技,早已经不是新词汇了,伴随着一阶材料的普及,到处都有相关的科普内容,关注科技信息的普通人,也能够知道强湮灭力场技术的‘区别’。
格鲁姆湖项目组计划、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掌握的所谓强湮灭力场技术,就只能称之为‘反重力场叠加技术’,只有能够制造出区域性的强湮灭力场,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这就是‘区域性强湮灭力场’。
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才是前沿科技的基础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支持批量生产磁化材料,能够支持制造升阶元素材料,拥有区别于常规环境的物理特性,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打破《相对论》,光速上限获得了提升。
以此就可以支持一系列的强湮灭力场内的基础物理研究,围绕一个场力能研究的内容实在太多了。
另外,根据一些前沿报道消息,强湮灭力场还可以支持湮灭粒子技术,制造出拥有可控性,比核聚变释放能量高出三十倍以上的能量,可以理解为,让人类拥有无限的清洁能源。
由此可见,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的重要性。
之前,这项技术只有种花家的反重力中心掌握,其他国家就只能听一下消息,投入很多资金做研究都没有收获。
他们有多么希望能够拿到技术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种花家终于在合作研发问题上松口了,并和核子组织展开了粒子对撞领域的合作,并给核子组织提供了几台区域性强湮灭力场设备。
这样一来,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的神秘面纱就会被揭开。
如此关键的设备被运送到欧洲,自然是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种花家也表现出了对于设备的极度重视,他们派出了三艘大型护卫舰,专门对于货运船进行护送。
这种大型护卫舰的块头甚至堪比小型航空母舰,上面还搭载最先进的直升机以及其他高端武器。
有小道消息说,万米高空以上也有空舰飞碟盘旋。
这种高规格的护送工作一直维持到货运船抵达了印度洋,才由徳国军方、鹰国军方派出的联合舰队接手,同时,护送工作也在印度洋上进行了交接。
交接工作不只是货运船的护送,还包括设备调试安装以及后续参与研究的人员。
其中就有团队负责人科学院物理所的李明教授,高能所的阎耀军教授,其他研究团队、工程团队人员,等等。
与此同时,一个航母编队也远距离进行护卫,一直到货运船进入苏伊士运河才停了下来。
有大媒体做报道的时候,甚至讽刺航母编队不是要护送,而是思考着‘安全抢下货船’的可能性以及会带来的后果。
这只是个玩笑。
航母编队当然不会这么做。
近年来,好多的国家更希望亲近科技爆发并掌握最高端科技的种花家,但他们毕竟和阿迈瑞肯更加亲近,而且是有联盟合约的。
另外,阿迈瑞肯也是欧洲核子组织的参与方,每一次进行粒子对撞实验,他们都有好几个团队参与其中,比如,加州理工大学高能物理团队、费米实验室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组成的数算团队,等等。
同时,他们也有最顶尖的情报网络。
作为核子组织重要的参与方,他们有能力得到设备信息,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验中,根本没有必要撕破脸去做什么。
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货运船成功进入了地中海。
下一步的既定路线就是在那不勒斯港口登陆,随后,强湮灭力场设备沿着铁路运送到瑞士的日内瓦。
日内瓦,就是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所在地。
这次和设备一起去欧洲的团队,主要负责人是科学院物理所的李明教授,第二负责人是高能物理所的阎耀军教授,其他就是参与团队的研究员以及工程人员。
实际上,强湮灭力场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核心人员是胡立斌和张世强。
胡立斌曾经是刘云利团队的研究员,参与过最初的强湮灭力场实验研究,后来就回到了军方研究所,并没有再参与后续工作。
张世强则是工程人员的带队人,工程团队才是真正着手安装、调试设备的人员。
整个团队中,要么就是纯粹的粒子物理学家,要么就是只对设备有了解的工程人员,没有任何人知道真正的直流超导湮灭力场技术。
这也是保密工作的一部分。
李明也是参与粒子对撞实验工作的负责人,他是国内相关领域经验最丰富的学者,三十几岁就参与过欧洲的粒子对撞实验,后来则一直在物理所做理论研究工作。
阎耀军则是粒子对撞实验的顶尖学者之一。
两个团队主要负责人一直都坐在一起,他们讨论时也不由感慨‘国家强盛带来的变化’。
这是一路上最直接的感触。
李明回想着说道,“我上一次来这里还是36岁的时候,当时是你的老师胡厚荣院士带队,我们来这里根本没有人理会。”
“我记得,团队一共二十几个人,做的是b区下半部的数据分析工作,还有普林斯顿大学团队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的进度比我们更快。”
“最后评审的时候,也只是给了通过而已,我们的结果和他们几乎一致。”
“当时就感觉不受重视啊!”
“这次来完全不一样了,看看这一路上,哪怕是军方人员都给了礼遇,几个军人还朝着我敬礼。”
“刚才你看到了,贝斯特朗啊,多大的人物!如果在街头碰到,他甚至理也不会理我,现在他主动找我说话,主动和我探讨学术内容……”
李明说起来都非常感慨。
阎耀军的感触也很深,他主要感慨的是人生际遇,之前他在高能所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教授,哪怕自己的老师是胡厚荣,哪怕在粒子标准模型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成果,问题就在于粒子对撞的研究过时了。
过时了,不新鲜了,就被淘汰了。
所有人追捧的都是前沿科技、超导科技,强湮灭力场的研究。
当然,现在还是强湮灭力场,但却和粒子对撞实验联系在一起,他马上就变得炙手可热。
“我知道那些人怎么想,不就是想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些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吗?”
“还有的干脆就是想偷技术!”
“但我肯定不会说出去。”阎耀军摇头,“即便我知道,也一个字儿不会透露。”
他的话音非常坚定。
李明抿了一下嘴,扭过头问道,“你知道吗?”
阎耀军尴尬的反驳一句,“所以我用了前缀——‘即便’……”
……
在强湮灭力场设备运送到日内瓦后,李明和阎耀军都属于‘闲置人员’,真正忙碌的是设备安装调试的工程人员,主要负责人就是张世强。
按照原定计划,设备运送到日内瓦以后,短时间就要开始安装和调试。
张世强本来以为会很忙碌,因为核子组织是非常期待设备的,但他感受到的就是热情,他和团队的其他人被安排在最好的酒店。
从第一天的下午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钟,都根本没有任何人过来打扰。
一直等到早上9点,他们已经在餐厅吃完了早饭,才看到了热情的比尔-布莱恩一行人。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负责设备对接,比尔-布莱恩就自己带队过来,他生怕张世强等人休息不好,就给对方充沛的时间,实在忍不住才过来。
等见到了张世强,比尔-布莱恩马上问道,“张先生,伱们昨天休息的怎么样?你们要倒时差,如果还是很累,就再休息一天,我们一点儿都不着急。”
张世强赶忙说道,“今天又开始工作了,我们要尽快完成第一次测试。”
“那真是太好了。”
比尔-布莱恩都有些感动了,他本来以为对方过来肯定会不断的推脱。
这毕竟是最高端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结果,对方还主动要求去工作。
张世强倒是没那么多想法,他和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到了安装调试的操作间,并严格遵守保密条例,不允许任何其他人进入。
核子组织方面也是配合的,只不过所谓的‘不允许进入’,就只是走形式化而已。
这种保密根本没有意义。
当设备已经到达日内瓦以后,得到技术就是早晚的事情。
另外,有一台设备还属于国际湮灭理论组织,他们甚至可以随意的拆解再安装,保密也只能说暂时有效而已。
这次运送过来的设备并不是基础材料,而是已经半制造好的设备,只需要对于底层构架进行一定的拼接,其安装逻辑和直流反重力设备类似。
张世强团队每天工作六个小时,两天后还是安装好了一台设备。
在进行各个部分的测试以后,张世强就和比尔-布莱恩说起要进行设备调试,到这一步进度就很快了。
比尔-布莱恩都没有想到,第一台设备安装的这么快,他感到非常的惊讶,同时也非常期待和欣喜。
当消息上报给核子组织以后,实验基地里马上就传开了,甚至已经传到了来采访的记者群体,其结果就是很多人申请观看实验。
实验进行测试的当天,大型操作间周围上下两层楼围满了人,有资格来观看实验的人都来了,还包括一些官员和媒体记者。
其中还有一家媒体记者,买到了测试实验的独家直播权。
这个消息让张世强都感觉紧张了,他没想到有一天进行设备的测试,竟然会有大媒体进行直播报道,万一测试出现一些问题就尴尬了。
他还是按照工作一步一步的来。
一直等到上午的十点钟,确定一切都没有问题,他才发号施令让设备进行通电。
直流、通电。
下一步设备上方就出现了一个黑漆漆的空间,也让在场所有人激动的欢呼起来。
“呼啦~~”
“成功了!一下子就制造出来,实在太了不起了!”
“真是太惊人了。”
“直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啊!”
比尔-布莱恩的身旁就是记者,他带着激动说道,“我们做过很多强湮灭力场的实验,但我们使用的是叠加力场技术,需要四台大型设备一起开启,只是等待时间就有几十分钟……”
“这个设备简化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它制造了区域性强湮灭力场,内部并不是反重力场……”
下一步就是对此进行测试。
实际上,第一步测试已经完成了,设备上方放置的氢气塑料球,就是一种物理检测方法。
如果制造出来的是强湮灭力场薄层,氢气塑料球就肯定会飘起来,并向上挤压力场薄层,塑料球的一部分就会露在外面。
现在没有。
所以比尔-布莱恩才肯定的说,制造出的是区域性强湮灭力场。
当然还有其他的检测。
比如,把一大块材料放置在场力中,中心是反重力场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发生磁化反应。
接下来,其他人员就进行一个个的测试。
在摄像机的镜头下,来自全世界近千万名观众看起了可以用‘枯燥乏味’的物理实验。
问题就在于……
“收视率竟然还在不断上涨!”
……
“这个收视率简直是不讲理了呀!”
光压发动机实验基地的办公室里,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总经理臧春来看着实验直播摇头道,“刚才说有3000万人观看,现在竟然达到了3300万。”
“这样一个直播,竟然也会有人看……”
“他们没见过而已。”
王浩不在意的说道,“但只是一种淘汰的技术,他们就像得到了新玩具。”
他补充道,“当然,粒子对撞实验还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那些数据。”
“我们有很多人会参与到实验中,只能在这里祝福他们成功吧。”
臧春来摇头道,“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研究,现在内部已经安装好了,有一部分内层材料还在测试。”
“最可能出现问题的还是凹面反射镜。”
“王院士,我们已经有了进行基础起降实验的条件,什么时候进行?”
王浩仔细思考了一下说道,“下周吧。”
“下周?”
臧春来满脸血的惊讶,“这么快吗?”
“很快?”
“反正感觉有些太快了。”臧春来道,“虽然说我们已经有了基础,但是这么大的东西……起降……”
他的心里实在有点没谱。
这毕竟是光压发动机,感觉是有些科幻的产物,结果就进入起降测试了?
王浩道,“既然已经有基础了,就按照计划进入到下一步。”
“我还是有信心的。”
“一切都没问题,只是起降测试而已,又不是升到太空,没问题的。”
“希望如此吧!”
(本章完)
那一艘前往欧洲的货运船,成为了国际舆论的沸点内容,很多的媒体对于消息进行了报道,他们还发布了货运船的图片,曝光了货运船的编号、性能、所属公司等资料。
有的媒体干脆进行跟踪报道,利用卫星、采访以及其他手段,随时发布货运船的所在地。
这些消息依旧能引起很多的注意。
对于国际来说,湮灭理论、湮灭科技,早已经不是新词汇了,伴随着一阶材料的普及,到处都有相关的科普内容,关注科技信息的普通人,也能够知道强湮灭力场技术的‘区别’。
格鲁姆湖项目组计划、国际湮灭理论组织掌握的所谓强湮灭力场技术,就只能称之为‘反重力场叠加技术’,只有能够制造出区域性的强湮灭力场,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这就是‘区域性强湮灭力场’。
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才是前沿科技的基础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支持批量生产磁化材料,能够支持制造升阶元素材料,拥有区别于常规环境的物理特性,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打破《相对论》,光速上限获得了提升。
以此就可以支持一系列的强湮灭力场内的基础物理研究,围绕一个场力能研究的内容实在太多了。
另外,根据一些前沿报道消息,强湮灭力场还可以支持湮灭粒子技术,制造出拥有可控性,比核聚变释放能量高出三十倍以上的能量,可以理解为,让人类拥有无限的清洁能源。
由此可见,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的重要性。
之前,这项技术只有种花家的反重力中心掌握,其他国家就只能听一下消息,投入很多资金做研究都没有收获。
他们有多么希望能够拿到技术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种花家终于在合作研发问题上松口了,并和核子组织展开了粒子对撞领域的合作,并给核子组织提供了几台区域性强湮灭力场设备。
这样一来,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的神秘面纱就会被揭开。
如此关键的设备被运送到欧洲,自然是受到了全世界的重视,种花家也表现出了对于设备的极度重视,他们派出了三艘大型护卫舰,专门对于货运船进行护送。
这种大型护卫舰的块头甚至堪比小型航空母舰,上面还搭载最先进的直升机以及其他高端武器。
有小道消息说,万米高空以上也有空舰飞碟盘旋。
这种高规格的护送工作一直维持到货运船抵达了印度洋,才由徳国军方、鹰国军方派出的联合舰队接手,同时,护送工作也在印度洋上进行了交接。
交接工作不只是货运船的护送,还包括设备调试安装以及后续参与研究的人员。
其中就有团队负责人科学院物理所的李明教授,高能所的阎耀军教授,其他研究团队、工程团队人员,等等。
与此同时,一个航母编队也远距离进行护卫,一直到货运船进入苏伊士运河才停了下来。
有大媒体做报道的时候,甚至讽刺航母编队不是要护送,而是思考着‘安全抢下货船’的可能性以及会带来的后果。
这只是个玩笑。
航母编队当然不会这么做。
近年来,好多的国家更希望亲近科技爆发并掌握最高端科技的种花家,但他们毕竟和阿迈瑞肯更加亲近,而且是有联盟合约的。
另外,阿迈瑞肯也是欧洲核子组织的参与方,每一次进行粒子对撞实验,他们都有好几个团队参与其中,比如,加州理工大学高能物理团队、费米实验室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组成的数算团队,等等。
同时,他们也有最顶尖的情报网络。
作为核子组织重要的参与方,他们有能力得到设备信息,能够直接参与到实验中,根本没有必要撕破脸去做什么。
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货运船成功进入了地中海。
下一步的既定路线就是在那不勒斯港口登陆,随后,强湮灭力场设备沿着铁路运送到瑞士的日内瓦。
日内瓦,就是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所在地。
这次和设备一起去欧洲的团队,主要负责人是科学院物理所的李明教授,第二负责人是高能物理所的阎耀军教授,其他就是参与团队的研究员以及工程人员。
实际上,强湮灭力场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核心人员是胡立斌和张世强。
胡立斌曾经是刘云利团队的研究员,参与过最初的强湮灭力场实验研究,后来就回到了军方研究所,并没有再参与后续工作。
张世强则是工程人员的带队人,工程团队才是真正着手安装、调试设备的人员。
整个团队中,要么就是纯粹的粒子物理学家,要么就是只对设备有了解的工程人员,没有任何人知道真正的直流超导湮灭力场技术。
这也是保密工作的一部分。
李明也是参与粒子对撞实验工作的负责人,他是国内相关领域经验最丰富的学者,三十几岁就参与过欧洲的粒子对撞实验,后来则一直在物理所做理论研究工作。
阎耀军则是粒子对撞实验的顶尖学者之一。
两个团队主要负责人一直都坐在一起,他们讨论时也不由感慨‘国家强盛带来的变化’。
这是一路上最直接的感触。
李明回想着说道,“我上一次来这里还是36岁的时候,当时是你的老师胡厚荣院士带队,我们来这里根本没有人理会。”
“我记得,团队一共二十几个人,做的是b区下半部的数据分析工作,还有普林斯顿大学团队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的进度比我们更快。”
“最后评审的时候,也只是给了通过而已,我们的结果和他们几乎一致。”
“当时就感觉不受重视啊!”
“这次来完全不一样了,看看这一路上,哪怕是军方人员都给了礼遇,几个军人还朝着我敬礼。”
“刚才你看到了,贝斯特朗啊,多大的人物!如果在街头碰到,他甚至理也不会理我,现在他主动找我说话,主动和我探讨学术内容……”
李明说起来都非常感慨。
阎耀军的感触也很深,他主要感慨的是人生际遇,之前他在高能所就是一个不起眼的教授,哪怕自己的老师是胡厚荣,哪怕在粒子标准模型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成果,问题就在于粒子对撞的研究过时了。
过时了,不新鲜了,就被淘汰了。
所有人追捧的都是前沿科技、超导科技,强湮灭力场的研究。
当然,现在还是强湮灭力场,但却和粒子对撞实验联系在一起,他马上就变得炙手可热。
“我知道那些人怎么想,不就是想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些先进的理论、先进的技术吗?”
“还有的干脆就是想偷技术!”
“但我肯定不会说出去。”阎耀军摇头,“即便我知道,也一个字儿不会透露。”
他的话音非常坚定。
李明抿了一下嘴,扭过头问道,“你知道吗?”
阎耀军尴尬的反驳一句,“所以我用了前缀——‘即便’……”
……
在强湮灭力场设备运送到日内瓦后,李明和阎耀军都属于‘闲置人员’,真正忙碌的是设备安装调试的工程人员,主要负责人就是张世强。
按照原定计划,设备运送到日内瓦以后,短时间就要开始安装和调试。
张世强本来以为会很忙碌,因为核子组织是非常期待设备的,但他感受到的就是热情,他和团队的其他人被安排在最好的酒店。
从第一天的下午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钟,都根本没有任何人过来打扰。
一直等到早上9点,他们已经在餐厅吃完了早饭,才看到了热情的比尔-布莱恩一行人。
国际湮灭理论组织负责设备对接,比尔-布莱恩就自己带队过来,他生怕张世强等人休息不好,就给对方充沛的时间,实在忍不住才过来。
等见到了张世强,比尔-布莱恩马上问道,“张先生,伱们昨天休息的怎么样?你们要倒时差,如果还是很累,就再休息一天,我们一点儿都不着急。”
张世强赶忙说道,“今天又开始工作了,我们要尽快完成第一次测试。”
“那真是太好了。”
比尔-布莱恩都有些感动了,他本来以为对方过来肯定会不断的推脱。
这毕竟是最高端的强湮灭力场技术。
结果,对方还主动要求去工作。
张世强倒是没那么多想法,他和团队的其他人一起到了安装调试的操作间,并严格遵守保密条例,不允许任何其他人进入。
核子组织方面也是配合的,只不过所谓的‘不允许进入’,就只是走形式化而已。
这种保密根本没有意义。
当设备已经到达日内瓦以后,得到技术就是早晚的事情。
另外,有一台设备还属于国际湮灭理论组织,他们甚至可以随意的拆解再安装,保密也只能说暂时有效而已。
这次运送过来的设备并不是基础材料,而是已经半制造好的设备,只需要对于底层构架进行一定的拼接,其安装逻辑和直流反重力设备类似。
张世强团队每天工作六个小时,两天后还是安装好了一台设备。
在进行各个部分的测试以后,张世强就和比尔-布莱恩说起要进行设备调试,到这一步进度就很快了。
比尔-布莱恩都没有想到,第一台设备安装的这么快,他感到非常的惊讶,同时也非常期待和欣喜。
当消息上报给核子组织以后,实验基地里马上就传开了,甚至已经传到了来采访的记者群体,其结果就是很多人申请观看实验。
实验进行测试的当天,大型操作间周围上下两层楼围满了人,有资格来观看实验的人都来了,还包括一些官员和媒体记者。
其中还有一家媒体记者,买到了测试实验的独家直播权。
这个消息让张世强都感觉紧张了,他没想到有一天进行设备的测试,竟然会有大媒体进行直播报道,万一测试出现一些问题就尴尬了。
他还是按照工作一步一步的来。
一直等到上午的十点钟,确定一切都没有问题,他才发号施令让设备进行通电。
直流、通电。
下一步设备上方就出现了一个黑漆漆的空间,也让在场所有人激动的欢呼起来。
“呼啦~~”
“成功了!一下子就制造出来,实在太了不起了!”
“真是太惊人了。”
“直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啊!”
比尔-布莱恩的身旁就是记者,他带着激动说道,“我们做过很多强湮灭力场的实验,但我们使用的是叠加力场技术,需要四台大型设备一起开启,只是等待时间就有几十分钟……”
“这个设备简化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它制造了区域性强湮灭力场,内部并不是反重力场……”
下一步就是对此进行测试。
实际上,第一步测试已经完成了,设备上方放置的氢气塑料球,就是一种物理检测方法。
如果制造出来的是强湮灭力场薄层,氢气塑料球就肯定会飘起来,并向上挤压力场薄层,塑料球的一部分就会露在外面。
现在没有。
所以比尔-布莱恩才肯定的说,制造出的是区域性强湮灭力场。
当然还有其他的检测。
比如,把一大块材料放置在场力中,中心是反重力场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发生磁化反应。
接下来,其他人员就进行一个个的测试。
在摄像机的镜头下,来自全世界近千万名观众看起了可以用‘枯燥乏味’的物理实验。
问题就在于……
“收视率竟然还在不断上涨!”
……
“这个收视率简直是不讲理了呀!”
光压发动机实验基地的办公室里,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总经理臧春来看着实验直播摇头道,“刚才说有3000万人观看,现在竟然达到了3300万。”
“这样一个直播,竟然也会有人看……”
“他们没见过而已。”
王浩不在意的说道,“但只是一种淘汰的技术,他们就像得到了新玩具。”
他补充道,“当然,粒子对撞实验还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那些数据。”
“我们有很多人会参与到实验中,只能在这里祝福他们成功吧。”
臧春来摇头道,“重要的还是我们的研究,现在内部已经安装好了,有一部分内层材料还在测试。”
“最可能出现问题的还是凹面反射镜。”
“王院士,我们已经有了进行基础起降实验的条件,什么时候进行?”
王浩仔细思考了一下说道,“下周吧。”
“下周?”
臧春来满脸血的惊讶,“这么快吗?”
“很快?”
“反正感觉有些太快了。”臧春来道,“虽然说我们已经有了基础,但是这么大的东西……起降……”
他的心里实在有点没谱。
这毕竟是光压发动机,感觉是有些科幻的产物,结果就进入起降测试了?
王浩道,“既然已经有基础了,就按照计划进入到下一步。”
“我还是有信心的。”
“一切都没问题,只是起降测试而已,又不是升到太空,没问题的。”
“希望如此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