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中文网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们好像是掌握了一种超级恐怖的技术!

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们好像是掌握了一种超级恐怖的技术!

作者:不吃小南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浩第一次感到了迷茫。

    以往的实验过程中,结果往往都是在预料之中的,即便出现数值偏高的情况,他也能知道具体代表了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

    微米级颗粒性材料支持的直流反重力实验,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场强度大大出乎意料。

    他本来预计只在23%-28%之间。

    这个数据已经很高,足以制造出强度超过十倍率的F射线,可最终的数据达到了33.433%。

    在反重力场强度18%的情况下,通过强压缩以及内部的核反应,就能够制造出超过7.5倍率的f射线。

    33.433%,是什么概念呢?

    那么最终制造出的f射线强度,和反重力场强度数值会呈现什么样的关系呢?

    指数级?

    受限的幂数级对比关系?

    又或者是正比关系?

    王浩暂时无法做出判定,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支持,直流反重力是一种新的技术。

    直流反重力最开始是依靠高压混合材料实现的,后来则是依靠一阶铁的超导材料实现,但总计实验的材料也只有两个,内部进行微型核反应的能源支持,更是只有一次实验。

    如此稀少的实验次数,数据自然没有参考意义。

    王浩轻轻摇了摇头,“以此支持制造出的f射线,强度是很难说的,还是要看实验了。”

    廖建国听的有些惊讶。

    在以往的实验和研究中,王浩对于结果都很有把握,他的预计和实验结果不会存在太大的偏差。

    现在竟然也没有概念了?

    廖建国都感觉很有意思,他顿时说道,“看来还是只能实验了,到时候激发出f射线再进行测定就可以了。”

    “测定也很难。”

    王浩摇头道,“我们无法对于十倍率以上的F射线强度进行测定。”

    廖建国想想点头道,“也对,我们对于强度的测定,都是参考强湮灭力场,现在强湮灭力场的上限只有8点多,别说10倍率,即便是9倍率,也只能以材料磁化反应数据来粗略进行估算。”

    “如果超出了10倍率,磁化反应数据也不准确。”

    王浩道,“因为特异反应,升阶元素的特异反应,会大大影响磁化反应强度,而且到了10T以上的磁场强度……没有办法。”

    他说着摇了摇头。

    然后仔细想了一下,问一下廖建国,“你觉得呢?直流场力强度和F射线强度,具体是什么关系?指数、幂数,还是正比关系?”

    “这个……”

    廖建国当然不知道,“王院士,你都不知道,我也不敢乱说啊。”

    “你猜一下。”

    “猜?”

    “对。”

    “好吧。”廖建国想想道,“我觉得应该是正比关系吧?场力强度越高,激发出的F射线强度越高,当然,前提是其他条件一致,包括干涉磁场,内部热源能量都是一致的。”

    “在18%的场力强度上,能激发出7.5倍率的湮灭力场,34%的强度,大概……不到14倍率?”

    他仔细分析的说着,越说就越觉得有道理。

    王浩轻轻的点头,发现没有反馈到任何正确结果,顿时叹气道,“你说的也很有用,最少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桉。”

    “什么?”

    “没什么。”

    王浩拍着廖建国的肩膀,认真道,“加油吧,廖教授,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可有的忙了。”

    他说完补充了一句,“核聚变研究那边也会找上你们。”

    “这个我知道。”

    廖建国回答了一声,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王浩的话。

    排除一个错误答桉?

    难道王院士是觉得我的分析不对?

    怎么可能!

    王院士也不知道具体情况,等完善了设备并激发出F射线,到时候,再看看谁才是对的!

    ……

    现在的实验结果,代表着f射线以及关联的强湮灭力场技术,都将会迎来重大突破。

    33.433%,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微米级颗粒性材料制造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所制造的颗粒性材料,颗粒的平均尺寸也只在100微米左右。

    伴随着相关制造技术的提升,后续肯定能制造出精度更高的颗粒性材料,也就代表能激发更强的直流反重力场。

    “不只是激发f射线,到时候,内部形成的湮灭力场薄层,强度都可能超过10倍率。”

    “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大堆的成果。”

    “也许能发现更多的升阶元素?或者是其他发现……”

    “……”

    王浩对此非常的期待。

    遗憾的是,真正进入到实验还需要等待,因为设备的完善需要时间。

    他们进行的只是直流反重力实验,基础材料只是放在了位置上,想要进行下一步实验,就必须制造稳定的设备。

    稳定的设备,才能够在内部激发微型核反应堆。

    在完善设备之后,他们还需要在外层加装螺旋磁场,整个实验装置做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好在f射线的研究,获得了资源的重点倾斜。

    不管是人员、设备、材料都是优先供给的,但想做好设备也需要超过两个月时间。

    接下来就是f射线实验组的工作了。

    王浩并不需要留在实验基地,他只需要等待设备完善,再过来参与F射线激发实验就可以了。

    他回了西海大学。

    本来是想休息一段时间,过一下轻松悠闲的生活,可还没有过上两天,就有个核工程研究所的小组找了过来。

    小组带队的是王烨。

    王烨负责核聚变论证研究的事务,带队找过来是和王浩谈一下‘氘氘反应的点火测试’问题。

    核聚变项目论证可不是纸上谈兵。

    科技部门审批了十亿经费,大部分都是用来做实验的,他们需要通过真实的实验来强化理论基础。

    氘氘反应的点火测试就是很重要的实验。

    这个实验是要测定具体多高的反应强度,能让氘氘反应自发的持续下去,而不会中途停止。

    核工程研究所的小组接了项目。

    汪百川就是项目的负责人,他并不是自己做的申请,而是王烨和汤建军商议后直接分配的。

    原因很简单,有资格研究‘核聚变爆炸’的学者很少。

    汪百川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他还真实参与过氢弹爆炸的实验,而大多数同领域的学者,都可以归在‘理论派’,根本就没有类似的经历。

    一群人找到了王浩以后,王烨就对实验做了说明。

    汪百川的性子有些急,他直接问道,“王院士,我们真能实现点火氘氘反应吗?”

    氘氚反应,是主要的核聚变方式,也是氢弹的制造原理。

    氘氘反应,则是一种氢核聚变,是太阳产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点火要求非常的苛刻。

    人类还没有实现过氘氘反应的点火。

    从理论上来说,需要加热到十亿摄氏度,才能够让氘氘反应自发持续下去,也就是实现点火要求。

    汪百川接到项目以后,都感到不可思议,他无法想象怎么样实现氘氘反应的点火。

    这个研究还不是实验室环境,而是要在常规环境进行氘氘反应的点火,让反应自发持续进行下去。

    以此,才能收集到足够的数据。

    如果换做是氘氚反应实验,就可以理解为‘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小型氢弹爆炸实验’。

    王浩笑道,“是否能实现氘氘点火,我只能说从理论上是可以的,因为我们没有具体做过实验,但是我个人相信是可以的。”

    他说着点点头,继续道,“你们这个实验研究,针对的是材料密度以及反应强度,点火问题由其他部门配合。”

    “我们不用参与吗?”汪百川有些不理解。

    “不用。”

    王烨也同样不理解。

    汪百川做的是氘氘反应研究的项目,点火问题不用参与?那么怎么去做实验呢?

    但他知道点火是保密技术,想了解必须要做特殊申请,或者是论证到了后期阶段,自己才会有资格接触。

    他干脆换了个话题,“常规环境下,氘氘反应点火会发生爆炸吗?”

    “如果材料足够,肯定会的。”王浩道,“这个项目是研究材料密度和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开始肯定先要实现点火,再一点点的降低强度。所以你们实验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太靠近,而且爆炸可能会有很多辐射,安全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真会爆炸啊?像是氢弹那样?”汪百川眼前一亮的问道。

    “估计没有那么强烈,但也应该差不多吧。”

    “这个实验要做很多次,岂不是要有很多次爆炸。到时候一定要多来几次,数据才会准确。”他说的眼睛更亮了。

    王浩有些不解的问道,“汪教授,你好像很期待?”

    “那是当然了。”

    汪百川道,“我这辈子都在研究聚核反应,但只见过一次氢弹爆炸。那个场面,真的……”

    他说着更激动了,“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啊!”

    “现在的研究是氘氘反应,强度上可能会低一些,但也是爆炸啊……王院士,你想想,核聚变、爆炸,‘彭~~~’的一声……”

    “那个场面,多震撼?”

    “简直就是艺术啊!”

    “……”

    王浩用力的咧咧嘴,“你这么一说,我都想亲眼看看了。”他就只是随便应付一句。

    爆炸?

    艺术?

    这个汪百川有点极端啊。

    反正王浩是不理解这些核工程专家对于核爆炸的狂热。

    ……

    氘氘反应是必须要做的先期研究,通过不断的实验测定反应强度和材料密度之间的之间。

    以此,才能论证反应控制问题。

    这个项目关注度还是非常高的,主要是因为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实验室之外的氘氘反应点火。

    即便是原子弹爆炸,中心温度也只有一亿摄氏度,根本无法达成氘氘反应的点火条件。

    所以氢弹应用的是反应强度更高的氘氚反应。

    好多知道项目内容的学者,都感到非常的惊讶,他们已经知道拥有一种全新的点火技术,很可能和强湮灭力场有关,只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应用的。

    科技部门也是这么想的。

    徐老师知道F射线发生技术,只是不知道具体效果怎么样,他在项目申请文件上签了字,还特别打电话让廖建国的研究组配合。

    在诸多的关注下,第一次氘氘反应测定实验,先期准备工作迅速做好了。

    实验定在沙漠的边缘。

    这里周围百公里都是无人区,距离F射线实验基地有两百公里,F射线实验团队将会应用内部有核反应的发生设备进行点火。

    两百公里,距离还是非常远的。

    这也是一次对F发射发生技术的检验。

    在实验通过审批的第一时间,廖建国就带领团队开始了准备,他们启动设备释放F射线,连续进行了十几天时间,发射了几十次F射线,并把设备完全调整好,才确定了实验地点。

    简单来说,不是让F射线瞄准反应材料,而是把反应材料放置在F射线的目标位置。

    这样才能保证一击命中。

    当天。

    汪百川亲自带队到实验地点,检测高压缩的氘氘材料以及一些埋在地底深处的设备。

    团队里有好几个核专家,就连王烨都禁不住好奇过来看看。

    本来是想着到了实验地点能看到点火团队,结果却发现什么都没有,他们也忍不住讨论起来,“点火团队呢?”

    “保密这么高级?连人都见不到?”

    “会不会等我们离开以后,他们才过来布置?”

    “不可能吧?预定的实验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能布置什么?而且我们又不是现在走……”

    “也对。”

    一群人完成了工作以后就在原地等啊等,一直等到了距离实验半个小时左右,才不得不带着疑惑离开。

    他们去了距离实验地点10公里的防空洞躲避。

    等进入到防空洞以后,一群人忍不住看起了实验现场的监控,发现一切和离开时没有区别,根本没有其他团队去实验地点。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没有点火团队?让材料自发反应吗?”

    “别开玩笑了,那可不是火药,点火就能着……仔细看看,肯定能看出点什么……”

    “我们就一直看。”

    “不可能什么都不发生吧?那不就等于失败了,我们这个项目也不用做下去了。”

    “……”

    一群人就盯着镜头不动。

    伴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有些人甚至已经失去了信心,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看到。

    同时,也有一点点期待。

    万一呢?

    奇迹,也许马上就会发生。

    汪百川和王烨都连着通讯,实验即将开始的时候,耳麦里传出了问询声,“你们到安全位置了吗?”

    “已经到了。”

    “都准备好了。”

    “一切正常……”

    在沟通交流以后,耳麦里就传出了指挥声,“实验准备,倒计时三分钟……”

    “两分钟。”

    “一分钟。”

    “10、9、8、7……”

    “3。”

    “2。”

    “1,点火!”

    伴随着一个指挥口令,监控屏幕的镜头顿时产生了变化,材料位置一阵剧烈的光线闪过,随后镜头就变的一片漆黑。

    “怎么了?”

    “爆炸了?肯定是爆炸了!”

    “还真点火了?”

    一群学者忍不住惊呼,他们还没来得及消化信息,就感觉地面传来微微的震动,随之而来的就是剧烈爆炸的响声。

    每个人都下意识蹲在地上。

    爆炸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他们感觉安全了以后,也都抬起了头互相对视。

    气氛,一时间安静下来。

    汪百川第一个反应过来,呆呆的对其他人说道,“我感觉,我们好像是掌握了什么恐怖的技术……”

    “非常恐怖!”

    “超级超级的恐怖~~~”

    其他人深有同感的用力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