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马可波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熊猫中文网 www.xmzw.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讲台上,李凡神色泰然。
他道:“我们先介绍一下马可·波罗这个人的背景,他出生于1254年9月15日,逝世于1324年1月8日。
他之所以被我们华国人熟知,是因为他所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我们的历史书中对此有介绍,说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游历我国及亚洲各国的意大利旅行家。
他依据在我国十七年的见闻,讲述了令西方世界震惊的一个美丽的国度,是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大门。
这就是马可·波罗以及这本书价值的定位!
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马可·波罗游记》诞生的过程。”
李凡对此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马可·波罗游记》最初叫做《百万》,原因是在书中常常提及“百万”这个词汇,以彰显元朝的盛世。
马可·波罗有一特点,不识字。不识字还能成书,是因为他从元朝回国后,有过被俘关进监狱的经历,恰好有狱友是作家,叫做鲁斯蒂谦,于是他们一个口述一个记载,便形成了这本游记。
李凡道:“我现在告诉大家,马可·波罗为什么是个骗子,这本书为什么欺世盗名。
第1点:马可·波罗自称在我国游历17年,代表忽必烈出访过很多地区,但是,游记中并未出现筷子、中医、茶叶、毛笔、裹脚、长城等极富我国特色的事物。
这点很离奇,就和我们第一次见到其他肤色人种或者第一次看到西方人用刀叉吃饭一样,一定会大呼惊讶,而且游记的本质是猎奇啊,竟然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并未提及这些太令人难以理解了。
第2点:马可·波罗书中把自己吹成什么形象呢?他说自己是皇上最铁的小兄弟,内政外交税收一把抓,代表忽必烈出使过很多国家等等,这么牛的人,我此时此刻想到了一个和他类似而且特牛的人物,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出现了韦小宝和七个老婆的影视剧照片。
观众一片笑声后,李凡道:“对不起,这张照片配错了,韦小宝有七个老婆,可马可·波罗并没有,马可·波罗是出书后才借机讨到老婆的。
大家注意,这么牛的一个人,在蒙古帝国历史上这么举足轻重的一个人,但在史料中连他的半个名字都没有!
而且他还说他做了三年扬州知府,扬州地方志刨地三尺,也没找到过这个人,我国地方志记载是非常详尽的,怎么可能偏偏没有他?
第3点:襄阳献炮。
大家都熟知,小说里有郭靖黄蓉守襄阳的剧情。
宋元大战,襄阳城是如何攻克的?史料记载,忽必烈到波斯征调了炮匠,造成了威力无比的‘回回炮’,这才成功征服了五年未曾攻克的襄阳城。这里的回回炮就是抛石机。
当然,这个事情也被马可·波罗安到了自己身上,和他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第4点:他在书中有个致命的错误,竟然认为当时的太子是忽必烈的儿子,这点是大错特错的,以他口述的伴随在忽必烈身边的时间段,当时的太子是忽必烈的孙子!就是曾经死去太子的儿子。”
现场一片惊呼:
“哇!”
“这个错误大了,掉脑袋的错误啊!”
“如果真和忽必烈这么铁,是权臣和宠臣,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
李凡继续道:
“第5点,刺桐城(即泉州)当时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外贸港口,港口永远停留着上百艘来自于阿拉伯的大船。
当时的刺桐城,色目人极多,色目人就是元代时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当时元朝有民族四等级制,既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当时刺桐城的‘市长’就是阿拉伯人,当时的刺桐城里面至少有三座大教堂,七座辉煌的清真寺。
结果他到刺桐城的时候,一概不提。
……”
罗列了无数证据后,李凡继续道:这本书基本上全是问题,不像游记,其夸夸其谈和小说无异!
但是,以我的分析,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对东方充满了幻想的人,道听途说后而创造的一本‘游记式小说’而已。
马可·波罗是有这个条件的,首先他的确是个四处游历的商人,见多识广,这个无法否认。
其次,当时的忽必烈的赫赫声名天下皆知,强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了2400万甚至330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这里有争议,有人认为是2400万,有人认为是3300万,且不去谈。)
作为一个四处游历的商人,他是有这个充足的条件,来获知忽必烈甚至元朝的很多信息的。
最后,据威尼斯历史记载,马可·波罗被人告上过法庭,原因是,他被起诉骗人钱财。
这本红遍西方的作品,口述者竟然在我们华国找不到任何存在过的确凿证据,而且书中尽是不实之处,这本更像是小说的游记,却被载入我们的历史课本大加肯定,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
不会是,我们必须需要这个人来过元朝吧?
对了,在马可·波罗的家乡有句谚语,This-is-Marco-Polo!翻译过来就是,‘这是在忽悠人’或者‘根本不靠谱’。”
现场观众听得入迷,还有很多人陷入到了沉思中。
台下,有学生悄声问身边的教授:“教授,您觉得李凡说得对不对。”
教授皱眉,“的确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马可·波罗在元朝出现过,有些史学家也是试图找到马可·波罗来过华国的证据。”
学生问:“那为什么,没有客观证据的前提下,书中又与事实大量相违背,这样一位‘韦小宝’一样的人物会以伟大旅行家的姿态出现在我国的历史课本中?”
教授:“呃……对了,这本书啊,是手抄本的,手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错误,这也是一种解释。”
另外一个学生问道:“当时连活字印刷术都发明出来了,马可·波罗这么厉害的人物,而且又是一个商人,怎么还在欧洲搞手抄本,直接印刷啊!”
“这个……”教授被问住了。
……
舞台上,连续三期的节目经过3个小时后,终于录制完成了。
“谢谢大家观看今天的节目,我们下期见。”
李凡说罢,向观众们鞠了一躬后,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到后台,而是抬足来到了观众席,并轻轻将老妈怀里的果冻抱到了自己怀里。
果冻足足睡了两个半小时,此时她浓密的睫毛微微张开,见是哥哥后,便搂住哥哥脖子,闭起眼睛继续安然入睡。
她嘴巴下意识地吹出了个泡泡,和李凡的睡觉习惯一模一样。
李凡道:“妈,咱回家了。”
李妈身边的刁教授突然问道:“李凡啊,刚刚节目中,你说马可·波罗来过咱们华国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我有不同看法。”
李凡边轻晃着妹妹边道:“哦?刁教授怎么讲?”
刁教授道:“我最近在永乐大典残片《站赤》中找到一条记载,‘兀鲁得、阿必失和火者取道马二八往阿鲁浑大王位下’,这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是一致的。”
李凡道:“可是,这书里也记载了元朝远征ri本、王著叛乱之事,不能他说对了几条,就说他必然来过元朝啊!
这些事情在当时应该流传甚广的。”
刁教授点了点头,“你说得也对!”
关于马可·波罗的经历以及《马可·波罗游记》,在前世中外史学界也是争论不断,一些史学家试图找到马可·波罗来过元朝的证据,但是直接证据根本找不到,推测倒是一大堆。
为了验证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元朝,甚至在1999年美国组成了一个科学考察队,他们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不过是用现代交通工具代步。
然而旅程依旧极其艰辛,考察结束后,10位考察队员和22位提供后援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通过这条路来我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马可·波罗游记》即便是一部集道听途说而成的“小说作品”,但它的世界影响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了一大批人,甚至是哥伦布。
刁教授沉思了一下,接着道:“我会继续寻找相关证据的。”
李凡轻轻一笑,然后抱着妹妹离开了演播厅。
(PS:有读者说章节越来越短了,嗯,会变长的。)
讲台上,李凡神色泰然。
他道:“我们先介绍一下马可·波罗这个人的背景,他出生于1254年9月15日,逝世于1324年1月8日。
他之所以被我们华国人熟知,是因为他所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
我们的历史书中对此有介绍,说马可·波罗是第一个游历我国及亚洲各国的意大利旅行家。
他依据在我国十七年的见闻,讲述了令西方世界震惊的一个美丽的国度,是人类史上西方人感知东方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它向整个欧洲打开了神秘的东方大门。
这就是马可·波罗以及这本书价值的定位!
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下《马可·波罗游记》诞生的过程。”
李凡对此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马可·波罗游记》最初叫做《百万》,原因是在书中常常提及“百万”这个词汇,以彰显元朝的盛世。
马可·波罗有一特点,不识字。不识字还能成书,是因为他从元朝回国后,有过被俘关进监狱的经历,恰好有狱友是作家,叫做鲁斯蒂谦,于是他们一个口述一个记载,便形成了这本游记。
李凡道:“我现在告诉大家,马可·波罗为什么是个骗子,这本书为什么欺世盗名。
第1点:马可·波罗自称在我国游历17年,代表忽必烈出访过很多地区,但是,游记中并未出现筷子、中医、茶叶、毛笔、裹脚、长城等极富我国特色的事物。
这点很离奇,就和我们第一次见到其他肤色人种或者第一次看到西方人用刀叉吃饭一样,一定会大呼惊讶,而且游记的本质是猎奇啊,竟然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并未提及这些太令人难以理解了。
第2点:马可·波罗书中把自己吹成什么形象呢?他说自己是皇上最铁的小兄弟,内政外交税收一把抓,代表忽必烈出使过很多国家等等,这么牛的人,我此时此刻想到了一个和他类似而且特牛的人物,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上,出现了韦小宝和七个老婆的影视剧照片。
观众一片笑声后,李凡道:“对不起,这张照片配错了,韦小宝有七个老婆,可马可·波罗并没有,马可·波罗是出书后才借机讨到老婆的。
大家注意,这么牛的一个人,在蒙古帝国历史上这么举足轻重的一个人,但在史料中连他的半个名字都没有!
而且他还说他做了三年扬州知府,扬州地方志刨地三尺,也没找到过这个人,我国地方志记载是非常详尽的,怎么可能偏偏没有他?
第3点:襄阳献炮。
大家都熟知,小说里有郭靖黄蓉守襄阳的剧情。
宋元大战,襄阳城是如何攻克的?史料记载,忽必烈到波斯征调了炮匠,造成了威力无比的‘回回炮’,这才成功征服了五年未曾攻克的襄阳城。这里的回回炮就是抛石机。
当然,这个事情也被马可·波罗安到了自己身上,和他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第4点:他在书中有个致命的错误,竟然认为当时的太子是忽必烈的儿子,这点是大错特错的,以他口述的伴随在忽必烈身边的时间段,当时的太子是忽必烈的孙子!就是曾经死去太子的儿子。”
现场一片惊呼:
“哇!”
“这个错误大了,掉脑袋的错误啊!”
“如果真和忽必烈这么铁,是权臣和宠臣,怎么可能出现这种低级的错误呢?”
……
李凡继续道:
“第5点,刺桐城(即泉州)当时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外贸港口,港口永远停留着上百艘来自于阿拉伯的大船。
当时的刺桐城,色目人极多,色目人就是元代时对来自中西亚的各民族的统称。当时元朝有民族四等级制,既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当时刺桐城的‘市长’就是阿拉伯人,当时的刺桐城里面至少有三座大教堂,七座辉煌的清真寺。
结果他到刺桐城的时候,一概不提。
……”
罗列了无数证据后,李凡继续道:这本书基本上全是问题,不像游记,其夸夸其谈和小说无异!
但是,以我的分析,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对东方充满了幻想的人,道听途说后而创造的一本‘游记式小说’而已。
马可·波罗是有这个条件的,首先他的确是个四处游历的商人,见多识广,这个无法否认。
其次,当时的忽必烈的赫赫声名天下皆知,强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了2400万甚至330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这里有争议,有人认为是2400万,有人认为是3300万,且不去谈。)
作为一个四处游历的商人,他是有这个充足的条件,来获知忽必烈甚至元朝的很多信息的。
最后,据威尼斯历史记载,马可·波罗被人告上过法庭,原因是,他被起诉骗人钱财。
这本红遍西方的作品,口述者竟然在我们华国找不到任何存在过的确凿证据,而且书中尽是不实之处,这本更像是小说的游记,却被载入我们的历史课本大加肯定,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
不会是,我们必须需要这个人来过元朝吧?
对了,在马可·波罗的家乡有句谚语,This-is-Marco-Polo!翻译过来就是,‘这是在忽悠人’或者‘根本不靠谱’。”
现场观众听得入迷,还有很多人陷入到了沉思中。
台下,有学生悄声问身边的教授:“教授,您觉得李凡说得对不对。”
教授皱眉,“的确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马可·波罗在元朝出现过,有些史学家也是试图找到马可·波罗来过华国的证据。”
学生问:“那为什么,没有客观证据的前提下,书中又与事实大量相违背,这样一位‘韦小宝’一样的人物会以伟大旅行家的姿态出现在我国的历史课本中?”
教授:“呃……对了,这本书啊,是手抄本的,手抄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错误,这也是一种解释。”
另外一个学生问道:“当时连活字印刷术都发明出来了,马可·波罗这么厉害的人物,而且又是一个商人,怎么还在欧洲搞手抄本,直接印刷啊!”
“这个……”教授被问住了。
……
舞台上,连续三期的节目经过3个小时后,终于录制完成了。
“谢谢大家观看今天的节目,我们下期见。”
李凡说罢,向观众们鞠了一躬后,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到后台,而是抬足来到了观众席,并轻轻将老妈怀里的果冻抱到了自己怀里。
果冻足足睡了两个半小时,此时她浓密的睫毛微微张开,见是哥哥后,便搂住哥哥脖子,闭起眼睛继续安然入睡。
她嘴巴下意识地吹出了个泡泡,和李凡的睡觉习惯一模一样。
李凡道:“妈,咱回家了。”
李妈身边的刁教授突然问道:“李凡啊,刚刚节目中,你说马可·波罗来过咱们华国没有任何直接证据,我有不同看法。”
李凡边轻晃着妹妹边道:“哦?刁教授怎么讲?”
刁教授道:“我最近在永乐大典残片《站赤》中找到一条记载,‘兀鲁得、阿必失和火者取道马二八往阿鲁浑大王位下’,这与《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是一致的。”
李凡道:“可是,这书里也记载了元朝远征ri本、王著叛乱之事,不能他说对了几条,就说他必然来过元朝啊!
这些事情在当时应该流传甚广的。”
刁教授点了点头,“你说得也对!”
关于马可·波罗的经历以及《马可·波罗游记》,在前世中外史学界也是争论不断,一些史学家试图找到马可·波罗来过元朝的证据,但是直接证据根本找不到,推测倒是一大堆。
为了验证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元朝,甚至在1999年美国组成了一个科学考察队,他们重走当年马可-波罗走过的道路,不过是用现代交通工具代步。
然而旅程依旧极其艰辛,考察结束后,10位考察队员和22位提供后援的专家们一致认为,马可-波罗通过这条路来我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不过,《马可·波罗游记》即便是一部集道听途说而成的“小说作品”,但它的世界影响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了一大批人,甚至是哥伦布。
刁教授沉思了一下,接着道:“我会继续寻找相关证据的。”
李凡轻轻一笑,然后抱着妹妹离开了演播厅。
(PS:有读者说章节越来越短了,嗯,会变长的。)